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余英時:禮儀之邦 掉了很多

2014/9/20 13:45(9/20 13: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首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今天說,中國本來是禮儀之邦,20世紀的動盪「掉了很多」,現在看到人落水,圍觀者比救援的人多得多。

余英時今天參加中央研究院大師講座,與現場民眾對談,余英時分享對中西文化差異的看法。

余英時說,他曾看過一位美國學者的文章,指出新自由主義的一個核心理念是避免殘忍,余英時認為「避免殘忍」接近孟子思想,孟子曾說「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便是認為殘忍越少越好。

余英時說,中國自古自認為禮儀之邦,和孔孟思想多有關係,不過歷經20世紀的動盪,包括共產主義的影響,中國的禮儀「掉了很多」。

余英時指出,美國民眾一方面受到民主自由薰陶,一方面也可能是基督教影響,非常不喜歡殘忍,反之則喜歡幫助他人,如果有人失足落水,很多人都會自發性地跳救援;但如果在中國,可能圍觀的人多一些。

余英時認為,中國近百年來的動盪,對人性產生很大的影響,「沒辦法發揮本性的社會,可能殘忍的力量會多於愛人的力量吧。」

余英時在今天的座談中,多次呼籲台灣人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他並分析台灣之所以能發展出民主,跟特殊的歷史背景有關,台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因此沒有直接經歷辛亥革命的衝擊,後來也躲掉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大革命,使台灣得以從傳統社會,直接轉化為現代社會。

余英時認為,香港跟台灣狀況類似,香港做為殖民地沒有民主,但自由思想卻是根深蒂固的。1030920

※你可能還想看:
余英時:公民抗爭要有修養
余英時:學運別偏離民主軌道
余英時論研究 應破除比附西方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