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醫病共享決策 破解寧插管不氣切迷思

2018/5/27 12:2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7日電)許多人聽到「氣切」就搖頭,覺得喉嚨挖洞、留疤,也擔心引人側目。北榮建置氣切決策輔助工具,氣切可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嘴巴可閉合、也可說話飲食,比插氣管內管好。

當病人沒有辦法自行呼吸或因肺炎感染或其他疾病惡化導致呼吸衰竭,會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插氣管內管是經口腔或鼻腔、穿過喉嚨再進入氣管,管長約20至30公分,粗細如喝珍珠奶茶吸管一般粗,病人插管期間必須全程張口,就算是點頭、搖頭等細微動作,也會因為氣管內管摩擦喉嚨而感到痛苦。

插氣管內管也會因為管路留置時間長,增加感染風險;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重症加護室護理長廖淑貞受訪時表示,對長期要插管呼吸者,會建議患者或家屬可考慮氣切(氣管造口術),但很多民眾聽到氣切就直覺很可怕,擔心手術有風險,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或因喉嚨挖一個洞,不能保有死留全屍而拒絕。

廖淑貞說,根據臨床病人的意見回饋也發現,插管者因終日嘴巴都要開著,不能說話,只能靠鼻胃管餵食,且因管徑長、呼吸阻力大,也會延緩脫離呼吸器的時間;相反地,氣切者在經訓練後,可說話、可經口飲食,增加脫離呼吸器的機會,且降低非預期氣管內管滑脫、病人也不會因為不舒服一直想自行拔管。

一名患者吳伯伯因呼吸衰竭插管治療,一個月內經歷3次拔管及再次插管,由新竹轉至北榮胸腔重症加護室,接受呼吸器脫離訓練。主治醫師建議先做氣切,但家屬希望再給一次拔管的機會,真的無法脫離呼吸器再考慮氣切手術。

廖淑貞說,醫師的建議可能跟家屬期待有落差,北榮胸腔重症加護室製作的「沸肺圈QR code」,家屬經由手機掃描,就能瀏覽氣切案例分享及相關衛教指導的內容,之後再邀請吳伯伯的女兒共享醫療決策,了解是否應該讓父親做氣切。不久後家人即凝聚共識,同意氣切手術。

術後吳伯伯可閉合嘴巴以唇形表達,不需再因插管24小時張開嘴巴連口水都無法吞嚥,3天後開始練習下床,一週後成功脫離呼吸器下床行走,戴上發聲閥,可順利說話進食,讓吳伯伯女兒直呼:「真的該早一點做氣切。」

決策輔助工具可促進醫病溝通,北榮透過互動式表單分析、協助病人家屬了解決策意願,將氣切執行率提升到100%,患者及家屬考慮氣切天數由7.5天下降到2.5天,也提升氣切病人的生活品質。(編輯:張芷瑄)10705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