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巴黎氣候峰會將登場 氣氛樂觀仍有難題

2015/11/30 00:56(11/30 07: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黎29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領袖明天在巴黎展開會議,希望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定,以抑制全球暖化,避免人類因氣候變遷遭遇浩劫,會前傳出可望達協議的樂觀看法,但面臨的難題不容勿視。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英文簡稱COP21)明天至12月11日在巴黎舉辦,將有19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等都將出席,致力達成第一個真正全球性的氣候協定。

簽署協定的目的是為抑制造成氣候變遷的化石燃料排放,限制全球暖化不超過工業革命前均溫攝氏2度,或可能更低。科學家表示,假如無法抑制全球暖化,人類將須著手應付大規模難民危機以及海平面上升和熱浪、乾旱侵襲等後果。

拉脫維亞總統維永尼斯(Raimonds Vejonis)表示,世界各國領袖明天在巴黎展開會議時,將「相當接近」就對抗氣候變遷達成協議。維永尼斯是歐首洲首位綠黨元首,他並說,氣候會議達成的任何協議都應具法律約束力。

包括美國在內有些國家反對締訂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維永尼斯對此表示:「最後決定可能要到12月11至12日才會出爐,但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似乎都了解,有些目標他們希望今後幾年能夠達成,以及所有國家都要減少排放量。」

他又說:「這意味我們相當接近達成協議,希望能達成新的京都協議,這次將是巴黎協議。」他是指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那項協定強制限定工業化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地主國法國昨天表示,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都已提出在2020年之後對抗全球暖化的計畫,向在這次高峰會化解障礙達成協議邁出一步。

大英國協會員國在地中海島國馬爾他舉行的三天高峰會閉幕時,馬爾他總理慕斯凱特(Joseph Muscat)也表示,大英國協53國就氣候變遷問題達成協議,使得即將在巴黎登場的氣候會議更可能達成協議。

大英國協會員國占了全球人口的1/3,他們昨天承諾將要求巴黎氣候高峰會,必須達成「雄心勃勃」且具法律約束力的成果。

全球領袖即將飛抵巴黎,努力拯救地球免於因為暖化而遭遇浩劫,活躍人士今天在發生恐怖攻擊案的巴黎市中心附近集結,手牽手串起人龍,籲請領袖們在高峰會力阻全球暖化。

類似集會活動也在全球各地舉行,由澳洲雪梨以至德國柏林,吸引數十萬人響應,目的是於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在巴黎揭幕前夕,向各國領袖施壓,希望他們在這次會議同心協力對抗全球暖化。雪梨的活動估計吸引了4萬50000民眾參與。

槍手和自殺炸彈客13日在巴黎各地屠殺130人後,法國當局禁止舉行兩場與氣候相關的示威活動。有些活躍人士今天不滿當局的限制,高喊「警察國家」,還有些蒙面的抗議民眾向警方投擲物品,警方後來發射催淚彈驅散群眾,並且逮捕了大約100人。

示威人士稍早將數千雙鞋子,堆放在巴黎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epublique),取代遊行活動;根據主辦單位,這些鞋子的重量超過4公噸。其中1雙慢跑鞋,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有。

在巴黎恐攻案發生以來的第1場有組織示威活動,各個年齡層的示威者在街頭串起兩公里長人龍,取代遊行活動。

儘管對這次會議的成果不乏樂觀期待,但要能為2020年以後簽訂一項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仍面臨包括資金、長期目標、損失與損害、更大抱負和法律效力等5大難題有待解決。1041130

巴黎氣候會議力拼達協議 面臨五大難題

(中央社巴黎29日綜合外電報導)近200個國家將出席11月30日至12月11日於巴黎舉行的氣候高峰會,但要能為2020年以後簽訂一項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面臨以下5項難題。

●資金

已開發國家2009年承諾,要在2020年以前自政府與民間每年募集100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並因應更多水患、熱浪與海平面上升等問題。

130多個開發中國家希望2020年以後能有更多資金,但美國、歐洲聯盟與其他富國則不願保證更高數字。

如何計算資金也充滿不確定,開發中國家也質疑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指稱2014年氣候資金達620億美元的估算。

●長期目標

氣候會議東道主法國於11月19日的照會中表示,許多國家偏好「全球朝向低排放與更適應氣候的社會轉型」措詞,來傳達從化石燃料邁向綠色能源的長期轉變訊息。

但這對某些國家來說太過模糊。

七大工業國6月設定本世紀要達到無碳化世界經濟的目標。部分開發中國家與許多氣候運動人士則想要有更嚴格目標,即在2050年以前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重度依賴煤炭的中國大陸與印度,是不願設定放棄化石燃料明確期限的國家之一,認為要讓數百萬人脫貧,化石燃料至關重要。

●損失與損害

開發中國家想要一個長期機制,協助它們因應諸如颱風或不斷升高海平面等災害帶來的損失與損害。

各國政府2013年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機制,但還未有任何實質作為,且預定於2016年重新檢視。法國的照會指出,許多國家想把它納入巴黎協議中。

美國與許多其他富國十分謹慎,它們表示不會簽署隱含「賠償」或「責任」的任何文本,擔憂這將讓它們面臨與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的眾多索賠。

●更大抱負

聯合國表示,約170個國家對2020年以後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仍不足以限制全球均溫較工業化前不高出攝氏2度。

這意味必須要有一項能增加行動的制度。法國11月19日的照會指出,許多國家希望於2018到2019年進行首次「全球大盤點」。脆弱協議將讓任何檢討延後到2020年或2025年。

法國的照會說,盤點只是要確定在對抗氣候變遷上「我們集體所處位置」,並非要批評進度落後。這將有助於為對抗暖化的新一輪承諾奠定基礎。

●法律效力

各國2011年同意巴黎協議將具有某種形式「法律效力」。對於巴黎協議到底是國際法上條約(treaty),或仰賴各國國內法的較寬鬆協議(deal),尚無定論。

許多開發中國家與歐盟支持一個具約束力的條約(treaty)或議定書(protocol),但美國與中國大陸等國家不贊成國際監督作法,偏好奠基在國內法律規範的協定(accord)。1041129

※你可能還想看:
氣候會談代表誓締協定 慰巴黎恐攻死者
高層代表專家 搶先展開巴黎氣候會談
巴黎COP21 魏國彥:台灣至少50人前往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