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關後窗開正門 陸允發地方債

2014/9/21 18:3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大陸改革專題之三(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21日電)近幾年擔心中國大陸經濟「硬著陸」的氣氛瀰漫,看空中國經濟的情緒開始高漲,這裡面最嚴重的就屬大陸地方債的問題。

「如果你已經看到有人跳窗戶、走後門很普遍了,最好還是開前門,這樣好把窗戶和後門給關上,從而更規範一些。」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2013年12月6日在接受大陸「財經」雜誌的專訪中,在談到市政債問題時,有上述這段少見貼近大眾語言的闡述。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建甫研究指出,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大陸政府實施「四萬億(人民幣四兆)」計畫,擴大內需,刺激經濟成長,其中70%的財源由地方政府和企業承擔。地方政府為因應刺激計畫,大量開設「地方融資平台」。

另一方面,自「分稅制」改革後,大陸中央和地方呈現「財權上移」、但「事權下移」,地方政府承擔大量公共事務支出,一些地方政府只好透過融資平台等「隱性赤字」方式解決用錢問題。

然而,缺乏制衡、監督的機制,又讓地方政府擁有許多可操縱的空間與可能性。

林建甫分析,前述種種原因使得大陸預算法禁止地方財政負債的「明規則」,被事實上普遍負債「潛規則」替代,更催生許多地方領導幹部,借債不怕還錢、自己借別人還、不還錢還能借到錢的錯誤邏輯,也進一步助長地方政府的盲目舉債、「前人借錢、後人還債」的奇怪現象。

最後導致對於地方政府官員來說,「誰借的越多,誰在任期內的政績就越大」,這種扭曲的機制與負債觀念也讓地方政府官員存在強烈的借債動力。

一名經常與地方政府打交道的台商指出,雖然大陸中央開始約束地方批地,但有些城市「賣地還債」已經到了按正常節奏推地已經不能滿足償債需要,不得不加推優質地塊。

旅美的中國大陸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在「美國之音」撰文指出,大陸今年經濟成長下滑並非緣於反腐。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今年初就有預告,一是產能大量過剩,經濟結構面臨調整,投資需求成長受到抑制;二是地方政府償債壓力加大,制約政府投資的擴張。

外界長期關注大陸地方債問題,地方債也是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台後一系列經濟改革中的一個重要項目。

大陸高層多次在不同場合釋放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可控的信號。李克強就曾在2013年夏季達佛斯 (Davos)論壇開幕式上說,中國大陸「正在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序規範和化解」。他不忘強調,「可以有把握地說,總體是安全可控的」。

2013年12月10日舉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列入2014年工作重點。會議中首次提出要將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序,明確責任落實,省政府要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

中國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今年8月31日通過預算法修法,開放地方政府發行債券舉債。

對照周小川在8個多月前的談話,大陸這回終於開了正門,將早已「債台高築」、多次被外國媒體及經濟學家點名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崩盤的地方債務,納入正規發債管道,藉此提高地方政府舉債資金運用效率,也是逼著地方改善償債能力。10309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