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京副都心貧民區改造 挖出古墓338座

2018/4/20 12:4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0日電)北京市副都心通州區正推動建設工程,結果發現改造區內有從漢代到明清朝代的墓葬338座,還有一座漢代窯址,內有大量燒製完成且擺放整齊的青磚。

北京青年報報導,通州潞城鎮貧民改造區位在北京城市副都心規劃區域的北部,占地面積約63萬平方公尺,目前正在開展考古勘探、發掘工作,已有超過一半面積完成考古勘探。

對於為何通州區有這麼多古墓,新京報引述北京市文物局專家表示,相關資料表明,這個區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別在東漢時期,當時社會繁榮、人口眾多,是宜人宜居之地。

出土的器物來看,漢代墓葬以陶器為主,有的還有銅鏡、銅帶鉤、玉環等。唐代墓葬及明清墓葬的出土文物主要為陶器、瓷器、銅錢、銅帶扣等。

目前發掘出的一座漢代馬蹄形窯址尤其獨特,有大量燒製完成並擺放整齊的青磚,上下兩層交叉擺放,為了更好地燒製,每塊青磚間還都留有一定空隙。

由於青磚的規格與窯址周邊多座漢代墓葬用磚規格一致。考古人員初步推斷,這座窯址應該是為周邊修建墓葬提供用磚的燒磚陶窯。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會確保按時完成文物保護工作,保證考古工作不影響建設進度。

新京報報導,通常在墓葬挖掘後,會對出土文物進行清洗,儘量還原碎片。對需要長期保存的遺跡或墓葬,會採取必要措施加以保護,有些遺跡可能會整體遷移保護,還有一些將回填,對文物價值較高的考古遺址會原址保護。(編輯:張淑伶/繆宗翰)10704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