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兩名觀眾到爆滿 台灣闖亞維儂11年

2017/7/28 07:57(7/28 13: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27日專電)台灣表演團體連續11年參加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今年整體票房奇佳。回首台灣首度站上亞維儂劇院舞台,台下僅有兩名觀眾,就像好戲要磨,台灣11年來的累積,成果已漸漸顯現。

外亞維儂藝術節(Avignon Off)是與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平行舉辦的活動。每年7月,有上千個各國表演團體在全城約130座中小型劇院演出,類型千變萬化,票價相對低,許多遊客喜歡在亞維儂待上2、3天,從早到晚看表演。

在一個月內,亞維儂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這些節目的宣傳海報,人們的話題若不是「你看了幾齣作品」,就是「什麼作品好看」。

2007年,台灣表演團體首度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改制為文化部)推動下進軍外亞維儂藝術節,當時的活動標誌是一架機頭向上的飛機,標語是「台灣起飛」(Taiwan Taking Off)。

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專員高作珮那年正好參與了台灣在亞維儂的「拓荒」。

她說,台灣表演團體創作能量豐沛,但市場不夠大,花了許多時間製作一檔好節目,演出場次卻不多,因此當初前進亞維儂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表演者能在一個舞台連演20場以上的過程中磨練自己,同時讓作品更成熟,並多觀摩其他國家的作品,吸收創作養分。

她記得特別清楚,台灣第一年在亞維儂推出6個表演團體,其中,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節目安排在上午10時,台上有操偶師4、5人,「觀眾只有兩個人」。

從這窘境,不難想像台灣第一次登上亞維儂舞台,還不瞭解觀眾品味、還沒摸索出宣傳策略、也還邀請不到藝文界專業人士的景況。

但是,就像好湯要煲、好戲要磨,作品也要經由不斷演出、與觀眾互動來調整到最完美的狀態一樣,台灣經過11年累積,整體表現已不可同日而語。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今年第3度獲選到亞維儂演出,有法國媽媽特地為了這檔節目,帶著小孩從巴黎來欣賞,還盛讚作品值得搬到法國世界偶戲節(Festival mondial des theatres de marionnettes)上演。

以票房來看,今年台灣團隊整體成績奇佳。統計從7月7日到26日演出18場為止,蒂摩爾古薪舞集和福爾摩沙馬戲團售出的票比座位數還多,也就是滿座率超過100%。

編舞者田孝慈的「洞」題材較沈重,但平均也有7成滿座率,而且不乏媒體和專業人士高度肯定。

比起第一年的摸索,走過11年,台灣終於漸漸打出名號,不僅有觀眾專程來看、有媒體報導,也建立了專業網絡人脈。

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主任連俐俐舉例,今年在演出空檔,安排了巴黎舞蹈工坊(La Fabrique de la Danse)分別與田孝慈和蒂摩爾古薪舞集進行深度交流和座談,「過去沒辦法做到那麼細緻,這是多年深耕的結果和累積的人脈,才能建立一些不同的連結」。

這對台灣表演團體爭取國際巡演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數不清的媒體和劇場專業人士在亞維儂藝術節期間,都聚集在這裡。

連俐俐說,丞舞製作團隊的「浮花」去年在亞維儂大獲好評,進而得到今年底在法國巡演的機會,就是很好的例子。

高作珮補充,今年比以往更鼓勵表演團體與專業人士建立關係,要求參演團體備有說英語或法語的公關,好讓演出結束回台後,還能持續與國際專業人士保持聯繫。

她觀察,法國觀眾夏天偏好節奏和題材明快、視覺效果強的作品,但台灣創作能量多元,未必要刻意迎合觀眾品味,例如「洞」題材雖沉重,但呈現出來的整體水準「非常爭氣」,也是必須推薦的作品。

況且,在亞維儂很難預測什麼節目會突然一炮而紅,「亞維儂令人緊張,但也令人著迷的地方就在這裡」。10607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