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百年歲月絢爛依舊 淺談台灣老花磚

2018/2/24 14:58(8/9 21: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花磚文藝復興系列1(中央社記者謝佳璋、黃鈺嵐嘉義24日電)一片片四方形彩瓷面磚,在台灣一般稱之為「花磚」,色澤鮮豔、圖樣多變,或鑲在高處屋脊,或嵌在古厝外牆,看似建築體上不起眼的小配角,卻意外蘊藏豐富歷史背景及文化意涵。

俗稱花磚的彩瓷面磚最早應是發源於歐洲國家,在英國稱為維多利亞瓷磚,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大量仿製並外銷,再於日治時期引入台灣,讓台灣有機會慢慢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花磚文化。

持續搶救花磚近20 年的徐嘉彬說,最初發現花磚時,只覺得是很漂亮的彩色瓷磚,基於好奇展開研究,還曾向建築專業人士請教花磚來歷,意外驚覺當代台灣對於這些花磚幾乎處於未知狀態,隨後徐嘉彬積極調查文獻、做功課,才發現花磚的珍貴性及稀有性,也促使他決心為台灣保留這些美麗文物。

台灣花磚興盛期約落在西元1915 年到1935 年這短短20 年間,屬於由日本導入的舶來品,也因此在早年社會可說是財富的象徵,能夠使用花磚的人家非富即貴。

對西方國家來說,瓷磚屬機能性產品,用途多在防水,並不常見於建築外觀。曾有歐洲朋友看見貼在古厝高處的花磚,不解地問起徐嘉彬為什麼台灣人要把瓷磚貼那麼高?要防水嗎?

「它對台灣來講不是一個普通的瓷磚,它是個受肯定的瓷磚。」徐嘉彬解釋,就像金門、澎湖地區早年很多人到南洋經商,努力工作取得富貴回到家鄉,常會選擇以蓋大屋並鑲嵌大量花磚的形式彰顯這份喜悅。

貼得高、貼得多,好讓人一眼就能望見。當年有錢人常把房屋外牆貼上滿滿的花磚,「你可能會覺得俗俗的」,徐嘉彬笑說,但他們就是透過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大家:「我衣錦還鄉了。」

花磚引入台灣後,為迎合華人需求,上頭圖樣也愈顯多變,入境隨俗地採用中國傳統祥瑞動物好比麒麟及蝙蝠、水果農產像石榴及香蕉,還有特色花卉如牡丹等,讓花磚蘊藏更多本土文化意涵。

不只建物外觀,台灣早年也會將花磚運用在家具上,像是媳婦椅、公婆椅、紅眠床的床眉、腳踏及梳妝台等,件件如今都是少見珍品,更是許多蒐藏家的目標。

台灣花磚古厝中收藏3 組花磚床眉,徐嘉彬表示,他目前僅見過7 組嵌有花磚的床眉,其中3 組在古厝中展出,「我曾經想跟一名蒐藏家買,對方還反過來想收購我的。」徐嘉彬笑著說,不難想見這些古董花磚家具的價值。

台灣老花磚多是立體浮雕花磚,依圖樣及需求不同,在雕刻上則有深淺差異,即使是相同圖案,也可視情況製成淺浮雕或更具立體感的深浮雕花磚;標準尺寸多為15 公分乘15 公分左右的正方形,但也有少數製成長方形腰帶磚等型態。

「有沒有人知道這一排花磚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徐嘉彬為訪客導覽時,指著牆上一排5、6 片圖案相同顏色卻不太一樣的花磚問,卻只見眾人面面相覷。「看起來好像都一樣、只差在顏色,但其實每一片都是不同廠商生產的。」

每片花磚都有其「身分證」,徐嘉彬表示,花磚背面多會刻上各家產製公司的資訊等,也有少數並未標注,可能是當年工廠私自仿製或者規模太小而未寫明。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花磚」,徐嘉彬說,由於當年花磚皆採手工上釉後燒製而成,即便是相同圖案,但受到手工上釉的筆觸、窯燒溫度變化等影響,讓每片花磚色澤濃淡深淺皆略帶差異,每片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但相關技術於二戰爆發後逐漸消失,百年來難以再現,也是因其手工雕琢成本偏高、且需對釉藥特性有一定程度掌握。所幸台灣還有徐嘉彬這一群人,可說是不計成本投入研發,終於成功讓手工立體浮雕花磚重生。

儘管台灣老花磚有其獨特性、文化性及藝術性,卻也逃不了在時代洪流中隨著老屋大量拆除而消逝的命運。

徐嘉彬等人搶救下的花磚約有4000 多片,台灣花磚古厝目前展示約1500 片,聽來似乎不多,卻已是全球相關館藏量中數一數二,徐嘉彬自信地說,這樣龐大的館藏數量讓法國大學教授造訪時也深感不可思議。

當時徐嘉彬告訴法國教授:「台灣在拆房子,你才真的不可思議。」

徐嘉彬表示,新加坡6000 多棟花磚老屋還有馬來西亞當地花磚都是透過政府立法保護,但台灣的花磚老屋就拆得非常嚴重。

「所以造就台灣有個很神奇的博物館,保存了大部分的花磚,這是一件…」徐嘉彬說著頓了頓,露出微妙的笑容繼續道:「不知道是慶幸還是一個悲傷的事情。」

拆一片少一片,能救一片是一片,但目前花磚老屋在北部已不多見,較知名可見的尚有新北市三重區先嗇宮、深坑區德興居,台北市內湖區郭子儀紀念堂以及中正區台北賓館、中山區台北故事館等。

中南部地區相對容易發現花磚蹤影,但近年因都市更新計畫等,中南部老屋開始加速拆遷,花磚亦隨之消逝。而在離島的金門、澎湖地區,由於對古厝聚落群的保存相對完整,讓許多台灣老花磚得以存續。

或者哪天有機會路過幾幢老屋時不妨留意一會,也許就在某個角落,台灣老花磚正無聲訴說著它的美麗故事,等待你去發掘。1070224


延伸閱讀》 守舊更要創新 徐嘉彬盼打造新世代花磚文藝
延伸閱讀》 再難也要堅持 徐嘉彬:博物館就該活得精彩
延伸閱讀》 堅守台灣花磚夢 徐嘉彬:熱情會熄信念不滅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