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逾百年紗罩白熱燈再發光 燈塔文物館看得到

2018/8/3 17:22(8/4 08: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3日電)100多年前,台灣多處離島燈塔曾使用一種光源異常明亮的紗罩白熱燈,25年前走入歷史,交通部航港局花了一年多時間,最近重新點亮,民眾到燈塔文物館就看得到。

航港局去年3月,在基隆港西岸設置全國首座燈塔文物館,館內收藏各時代發展燈器,其中的紗罩白熱燈,花了一年多時間,最近重新被點亮發光,航港局列為鎮館之寶。

航港局航安組科長劉正善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說,紗罩白熱燈是1980年代的發明,由法國、英國生產,利用空氣讓煤油汽化的原理,並在燈頭套上石棉製的紗罩後,馬上產生神奇變化,光源飽足,比傳統煤油燈更明亮,可提供航行者更遠的助航距離。

根據航港局的紀錄,台灣最早在1904年,引進紗罩白熱燈,使用在馬袓東引島燈塔,因發光效果良好,陸續運用在烏坵燈塔、東椗燈塔、東莒島燈塔、東吉嶼燈塔、彭佳嶼燈塔等離島地區。

隨著科技進步、電力普及,紗罩白熱燈逐漸被乙炔燈及鎢絲燈取代,1993年彭佳嶼卸下最後一座紗罩白熱燈,紗罩白熱燈走入歷史,點燈技術失傳。

航港局為復興百年點燈技藝,重新點燃紗罩白熱燈,下週將退休的航港局視察彭紹道遍訪資深燈塔主任,拼湊碎片記憶,並尋覓歷史書冊等資料,同仁們不斷反覆測試及校正過程,失敗多次後終於掌握訣竅,最近讓古董燈器重新被點亮。

航港局已完整收錄紗罩白熱燈復光過程,展示在基隆燈塔文物館,6日晚上7時,會經由「航港風情話臉書」直播,也歡迎民眾到燈塔文物館免費參觀,想看點燈可事先預約,電話02-89786814,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五上班時間。

燈塔文物館位在基隆市光華路11號,附近有白米甕砲台、仙洞巖,都具有百年歷史,適合民眾規劃一日遊。(編輯:李亨山)10708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