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家公園珊瑚礁體檢 指標性魚類仍偏低

2016/8/10 18:10(8/10 19: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10日電)東沙環礁及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珊瑚礁完成總體檢調查,東沙環礁外側覆蓋率甚至達77到89%,但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生物數量仍偏低,顯示承受一定採捕及環境壓力。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目前已完成105年度所轄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及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珊瑚礁完成總體檢調查。

海管處指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珊瑚礁總體檢調查在5月13至15日辦理,在面積約5萬公頃的環礁內外共進行環礁內外7個測站的調查,東沙環礁外側,珊瑚呈現不同的群聚特色,覆蓋率可達77到89%。除常見的軸孔、鹿角、菊珊瑚等各種石珊瑚外,在北邊礁台外則以高密度的軟珊瑚為主,單一測站覆蓋率甚至可高達76%。

由於礁台外側水流強勁,珊瑚形態多為能抵抗海流的低矮叢狀或表覆型,缺乏大型孔洞提供生物躲避空間,因此固定棲息此間的魚類多以蝶魚、雀鯛、小型隆頭科魚類為主。

環礁內水流較平緩,但圍繞潟湖的礁台影響水流的交換,夏季水溫常高達30℃以上,造成不耐高溫的軸孔、鹿角珊瑚等珊瑚類型轉換為耐環境壓力的團塊型或葉片型為主。

礁台內地形多變,常形成直徑數百公尺以上的大型塊礁,珊瑚覆蓋率變異較大,約在26到56%間,而其構築成較大的立體空間可提供魚類躲避,環礁礁內常見鸚哥魚、石鱸等大型魚類棲息在礁區。

海管處也指出,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珊瑚礁總體檢調查,則是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與海管處在7月27日至28日辦理,共進行4座主要島嶼,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及西嶼坪嶼的調查,珊瑚覆蓋率約47到78%,多符合健康珊瑚礁標準50%以上。

調查發現,104年春季開始發現癭葉表孔珊瑚不明原因的白化死亡現象今年已改善,而在5月的調查中發現部分軸孔珊瑚發現白化現象,在7月份已逐漸恢復。不過,東吉嶼港口的軸孔珊瑚在這2年也發現大量藻覆蓋生長在軸孔珊瑚的分枝間,在長期覆蓋下對其生長影響仍需持續監測。

整體而言,四島海域尚未發現異常的大白化現象,但調查結果同樣發現指標性魚類及大型無脊椎動物偏少,而近年澎湖縣政府公告保護的海參,則已恢復到標準值上。10508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