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無人車產業突圍 學者:以關鍵技術搶先機

2018/4/5 10:1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朱則瑋台北5日電)無人車產業是未來趨勢,各國無不想搶這塊大餅,交大教授吳炳飛表示,無人車產業台灣不能缺席,但目光不應放在整車製造上,建議以關鍵技術搶得供應鏈先機。

無人車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完全不須靠人力駕駛,就能上路的目標,未來商機無限。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年初發布「2018全球汽車產業未來趨勢報告」(PwC)時預測2030年時,55%新車都是電動車,40%的駕駛里程將透過無人車輛來完成。

無人車產業應用到5G、車聯網、智慧交通、環境感知等關鍵技術,台灣廠商在這方面都已經有投入研發。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教授吳炳飛說,無人車產業台灣不能缺席,不能等到正式上路才投入研發,這樣腳步就太晚了,政府也應跟企業合作,提供協助及輔導,並訂定相關法規,營造良好無人車產業發展環境。

不過,很早就投入無人車研究的吳炳飛說,台灣並沒有世界級的車廠,想搶無人車商機,目光不應放在整車製造上,因為光要維持規模經濟或是良率就很困難,要吃這塊大餅有難度,應把眼光放在打入無人車供應鏈中,以關鍵技術搶得先機,台灣在這方面就擁有不少優勢。

雖然無人車前景可期,但安全問題仍是社會最關注議題,UBER一台自動駕駛車輛行經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時就發生車禍,造成對方死亡情形,導致整個測試計畫停擺,顯見不管是自駕車或無人車,要達成零肇事率還有一段路要走。

無人車要真正量產,正式商品化,吳炳飛認為時間點可能落在2025年,可能會在先進國家試行,台灣要同步上路「可能性非常低。」他說,台灣比起國外,機車多,且對交通規則不太遵守,機車在鑽車太過靠近車輛,就容易讓無人車反應不及,更何況遇到違規情形,「交給人駕駛都發生一堆車禍,怎麼能奢求無人車要零肇事率。」

「無人車一定比人來駕駛的還安全。」吳炳飛表示,只是就算無人車再安全,對這種新興技術,民眾還需要時間慢慢接受,久而久之大家才會開始習慣,台灣不必跟國外搶著要讓無人車全面上路,可以階段性地進行,先在環境比較單純的公園、園區裡測試,或是規劃無人車專用道,讓無人車可以在不受到台灣複雜路況影響下,安全行駛。

台北市政府目前已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準備進行無人車載具測試,希望未來可以投入公共運輸系統;台中市水湳智慧城也將作為無人駕駛示範場域,工業技術研究院開發的中型巴士有機會率先上路試行。(編輯:林孟汝)10704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