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EnBW看德國如何推動能源轉型

2018/4/5 11:50(4/5 13:3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德國風電專題1(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5日專電)離岸風力發電最近很熱門,許多外商宣布要進軍台灣。其中,德國能源集團EnBW打算主導彰化海鼎3座風場的開發和人員培訓,尤其受到矚目。EnBW是什麼樣的公司?為何對台灣發展離岸風電有信心?

「德國沒有推動能源轉型,就沒有我這個職位。」在EnBW集團主管電源開發的谷塞威爾(Dirk Guesewell),在斯圖加特(Stuttgart)總部接待台灣記者所說的第一句話,立刻點出關鍵字「能源轉型」。

谷塞威爾在EnBW的任務,就是在世界各地尋找合適的風場,包括最近看上的台灣,讓這個從核電和火力發電起家的能源集團徹底改頭換面。

EnBW的全名是巴登符騰堡能源公司(EnBW Energie Baden-Wuerttemberg AG)。巴登符騰堡是德國西南部的一個邦,面積與台灣相當。這裡是戴姆勒(Daimler)、博世(Bosch)、保時捷(Porsche)母公司的所在地,當地汽車和機械製造業所需的電力,全部來自EnBW這個德國第3大的能源集團。

德國的發電業,在1990年代末啟動的電業自由化過程中,被迫出售電網,並從公營轉為股票上市公司,EnBW是僅存仍由政府持有、而且同時保有發電、輸配電和賣電業務的綜合性電業集團,從業務和電廠的組合來看與台電相近。

不過,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導致德國民間反核聲浪高漲,迫使政府訂下2022年非核家園的目標,反核的小黨綠黨甚至在巴登符騰堡的邦議會選舉大勝,寫下德國地方選舉的紀錄。

EnBW在社會一片能源轉型的呼聲中,只好被迫改變,過去幾年大幅調整集團的商業模式,轉攻再生能源和電網,改做風電的開發商。EnBW如今擁有47座陸域風場、2座離岸風場和7座生質能發電廠,成了德國媒體眼中的「綠巨人」。

谷塞威爾強調,「我們是真心投入風電,不是為了形象。」他認為,減碳的壓力對全球能源業的影響將非常深刻,歐盟打算在2050年前,實現80%的減碳,屆時,德國再生能源的比重也將提高到80%,政策目標可說非常明確,規劃未來時得發揮想像力。

EnBW的轉型幅度有多大?可從衡量一家公司盈利的指標,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Ebitda)看出。在2012年,核煤等傳統電力的比重還有一半,依照「2020年戰略」的規劃,到時只剩下不到1/7,相較之下,再生能源將大幅成長250%,成為獲利的主力。

當然,EnBW為了轉型也付出極高的代價,歷經多年陣痛期,獲利在去年才第一次止跌回升。

從EnBW的經驗來看,德國的能源轉型可分成兩個階段。2000年引進再生能源法後的第一階段,綠電的比重逐年增加,到現在佔比達1/3。好在綠電的發電成本在規模化後也隨著降低,打破過去昂貴的印象,這點可從引進競標制後,陸域風力和太陽能每度電的得標價在去年都小於5歐分(台幣1.8元)看出。

去年4月,EnBW以零元標下北海的風場,亦即EnBW有自信光靠在自由市場上賣電就能回本。這是歐洲第一座完全無需補貼的離岸風場,標誌著第二階段的開始。

谷塞威爾指出,再生能源成了具有競爭力的電力來源,是能源市場的里程碑。他說:「從此,科技、市場、競爭和創新,將成為主導能源轉型的力量。」

EnBW的輸電和電力調度業務,由子公司TransnetBW負責,中央調度中心距斯圖加特市中心約半小時車程,進入得通過層層關卡,戒備相當森嚴。歐洲各國電網相連,身為德國西南部電力系統的神經中樞,這座調度中心不僅掌握德國的經濟命脈,也與歐洲36國的調度中心經隨時保持聯繫,共同維繫全歐的電力供需平衡。

輸電網的規劃得前瞻未來數十年的電力建設和需求。在TransnetBW主管電網部門的耀赫(Bernd Jauch),在簡報中用動態的供需長條圖,來說明德國能源轉型遇到的困難。

簡單說,北部風大,發的綠電特別多,可是電力需求高的製造業在南部,偏偏附近的核電廠幾年後全將關閉。因此,德國得新建多條南北向的遠距直流電纜,才能順利將北電南送。這幾條「電力高速公路」總投資金額逾一兆台幣,堪稱是歐洲規模最大的基礎建設計畫。

耀赫強調,能源轉型不只是再生能源取代傳統電力的過程而已,也會帶動電網的全面更新,最大的障礙往往不是技術,而是與民眾的溝通。

他舉其中距離最長的「南方線路」(SuedLink)為例,德國的電網業者為了鋪設全長600到800公里的地下電纜,得沿途說服1萬名不同的地主,公司特地架設網站,方便民眾查詢電力建設的地點和表示意見。

耀赫坦言:「民眾多支持能源轉型,卻不願意看到電力建設出現在自己的後院。」可能出現的抗爭,成了德國能源轉型未來10到15年最大的挑戰。

這座調度中心啟用才一年,完全針對能源轉型所設計,設備號稱歐洲最先進。工作人員面對高解析度的大銀幕,除了緊盯著輸電網即時的運作狀態,也得時時注意太陽能和風力當下和過去幾天的發電曲線。

太陽能和風力靠天吃飯,對電力調度來說是很大的考驗。有時光再生能源就足以滿足全國大部分的用電需求,有時發的電不到用電量的1/10,可是德國的供電穩定度在世界各國依然名列前茅,成為尖端製造業的後盾,德國到底如何辦到?除了不斷擴充電網和持續累積調度經驗,主要還是靠精準的氣象預測。

TransnetBW為了準確預測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得向好幾家氣象公司購買數據,以及早規劃備轉電力和快速起停的抽蓄和燃氣機組。耀赫開玩笑說,「我經常在公司看氣象報告,這裡的預測比家裡的電視新聞要準確多了。」

EnBW改變的故事是德國能源轉型的縮影,正引導著歐洲的能源業走向革命。

從歐洲的趨勢來看,分散式的發電愈來愈重要,如何利用資通訊科技發展智慧電網,整合能源、交通和網路,將太陽能、風力發電、電動車的電池和充電樁、儲電設備、每個人手上的智慧型手機全部結合起來,成為能源業當前主要的挑戰。

谷塞威爾說:「能源轉型帶來的改變非常複雜,但也催生新的機會,我們每天都在學新的東西。對能源轉型,我們也沒有全部的答案,一步步去做就是了。」(編輯:廖漢原)1070405


延伸閱讀》運維中心如何決定風場經營成敗
延伸閱讀》EnBW:互信是台灣離岸風電成功的關鍵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運維中心如何決定風場經營成敗
172.30.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