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服儀解禁恐標籤化 教團:教學生尊重

2016/5/29 15:3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9日電)教育部日前公告,學校勿以學生服儀為處罰依據。教團今天表示支持,認為歐美放寬服儀也未造成學習力低落,至於標籤化問題,應視為教育議題教學生面對和尊重。

教育部於5月20日公告「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修正規定,增列「學校不得將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原則,學校不得以服儀不整為由記過,學校還是可管服儀,但應透過公聽會、投票等民主形式訂定規範。

對於服儀解禁,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家長擔心的事當然很多,但歐美放寬服儀也未造成學習力低落,即使放寬服儀會有陣痛適應期,但這個方向是對的,只是要縮短陣痛適應期需要智慧。

吳福濱指出,應讓學校自主規劃服儀內容,以民主方式,讓師生、家長一起討論和制定配套,假如規定穿校服,少數學生不想穿也不應被記過,只是比較擔心服儀解禁會產生標籤化問題,提醒學校討論制服議題時,要特別關注經濟弱勢學生。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教育部鬆綁服儀,是希望學校不要把力氣花在小事上,應該更關注教育內容,不要針對學生的服儀進行處罰;學校師長或教官應該認得學生,若只用制服來識別學生,假如有人偷穿制服,就可能混進學校,這樣反而危險,人與人的維繫不能只靠外在制服。

至於制服解禁,外界憂心標籤化問題,馮喬蘭認為,不應用形式化去逃避貧富差距等問題,到了大學一樣穿便服,且在學校內比起貧富差距,成績差距更嚴重,學校應該將此當成教育議題,告訴學生如何正向看待和面對分類或階級差異,學會尊重和避免歧視他人。10505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