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凱擘放棄一年20億代理業務 因為這兩件事

2017/11/21 22:23(11/22 11: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1日電)凱擘宣布退出頻道代理業務,引發頻道商反彈,學者認為,有線電視產業改革能否成功還是未知,建議政府介入建立透明上下架機制,設特別稅投入影視產業發展,讓收視戶有感。

市場龍頭凱擘退出頻道代理業務,引起市場震撼,同時也使行之多年僵固代理制度下的綑綁銷售、頻道搭售聯賣的現況出現重大改變,但新的遊戲規則尚未建立,頻道商對於這項改變仍充滿疑慮。

凱擘為何願意放棄一年約新台幣20億元的代理業務?業界人士分析兩大原因,第一,身兼系統業者的凱擘,因頻道代理業務遭指控對其他系統台「差別待遇」,被公平會重罰兩次共新台幣5300萬元的罰金,放棄頻道代理後,可以不再被公平會重罰。

第二,「分組付費」倡議多年,系統業者與主管機關都在準備,根據NCC草擬初步方案,用戶月付200元至400元,最少收看頻道數要有23個,需包含13個必載頻道,其它則由系統業者自行規劃。凱擘拿掉頻道代理商身分,也無需煩惱手上的25個頻道誰該被放入最熱門的分組付費頻道中。

打個比方,過去代理商把「蘋果、橘子、香蕉」都裝成一袋一起出售,現在要個別論斤兩挑選議價,此舉引發頻道商擔憂,認為凱擘將挾著市場龍頭的優勢,根據自身利益,為頻道授權建立新的遊戲規則。

東森電視、緯來電視網今天發布聲明指出,對富邦集團旗下的凱擘在16日片面宣布從終止有線電視頻道代理業務,表達譴責與抗議。

他們認為,有線電視市場長期以來建立的市場規則或許存在檢討及調整空間,但新的原則及秩序應是所有市場參與者透過理性及公平合理的協商及機制,用可以接受消費者檢驗的方式,逐步改善落實,「絕非由一個寡占市場的財團,打著建立市場新原則的旗幟,試圖為其更大的利益掠奪舖路。」

凱擘打著改革旗號放棄頻道代理商角色,卻沒贏得頻道商掌聲,理由何在?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認為,凱擘宣布放棄頻道代理業務,對市場來說是正確的方向,但畢竟國內有線電視生態不只有垂直壟斷,也有水平壟斷問題,少數業者把持平台,頻道業者不認為系統台放棄代理業務,就能走向公平的上下架機制。

劉昌德認為,政府應該介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應該建立一套透明的機制,合理分潤,如同實價登錄系統上線後,房仲抽取佣金比例合理化,有平台讓買賣雙方交易,但抽取比例在一定範圍內,打破過去的「黑箱」。

另一方面,他認為,要解決壟斷的話,還是得透過反壟斷立法,包含對水平與垂直業者的壟斷認定,讓業者以適當規模發展。

由於台灣有線電視生態長期呈現「平台獨大」的局面,劉昌德認為,應該要針對平台抽取特別稅,設立影視基金,投入內容發展,才不會「節目做很爛,但其實平台賺很多錢」。

有線電視行之有年的潛規則,能否輕易被打破,新的遊戲規則究竟能不能順利建立?還有長遠的路要走。而可以肯定的是,唯有讓消費者自由選擇頻道,市場機能才能恢復,內容強的頻道獲得高收視、高收益,才能啟動產業正向循環。1061121


延伸閱讀》凱擘系統停播民視2台 NCC立案調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