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鄭南榕啟蒙 解嚴30鄭麗君提醒不忘反省

2017/7/15 08:17(7/15 11: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5日電)「戒嚴是很成功的洗腦,自由被剝奪都不知道」,文化部長鄭麗君當年受鄭南榕發起的519反戒嚴綠色行動啟蒙,走上推動台灣民主的道路,如今解嚴30年,她認為是懂得反省的時候。

1987年7月15日零時,台灣地區正式終結長達38年戒嚴。鄭麗君回想起那年才剛考進台大,「還沒註冊,就參與學校的學運社團,在大門口幫忙發傳單」,傳單內是一系列演講,其中有一場統獨大辯論,兩方辯論人就是謝長廷和趙少康。

「我覺得這是一個巧合吧,解嚴後剛好剛進入台大,也是剛對台灣政治社會開放的台大」,解嚴之前,校園不能舉辦政治性演講,解嚴後的台灣風起雲湧,鄭麗君也成為社會運動的一份子,「參與在歷史的洪流裡」。

「戒嚴是很成功的洗腦,自由被剝奪都不知道」,鄭麗君談到,要不是高三某一天,老師告知「下午台北市會有暴動」,讓同學提早下課回家,她也不會因為好奇心,而跟著人群走到龍山寺,意外加入鄭南榕發起的519反戒嚴綠色行動,「那個瞬間才驚覺,其實我們有權利要求解嚴」,這場行動召喚了鄭麗君內心千百萬個「為什麼」。

鄭麗君說,小時候看到爸爸和鄰居交換一些「神秘的東西」,想像力豐富的她,那時還猜想,「捲在報紙下的是不是成人電影」,後來才知道爸媽交換的是黨外雜誌和禁書,她從中得知教科書裡沒有的二二八事件,「才發現有一個我不知道的台灣,需要去了解」。

即使30年前宣布解嚴時,中華民國已成立76年,但那個年代的台灣社會,像是歷經一場遲來的青春期。當時青春年華的鄭麗君,翹課參加社運、學運,還發起在台大門口絕食靜坐七天,要求國會改革,上了報紙頭版,參與這些活動都不敢和爸媽說,「他們都是從報紙裡面看到我」。

接著就是爸爸、媽媽、阿嬤、親戚每天輪班,想盡辦法用親情勸說要帶鄭麗君回家,「當然都失敗,最後他們只好去捐款,帶不回家就表達支持」。

戒嚴後,懲治叛亂條例還沒有廢除,校園依然發生過一、兩次的逮捕事件,鄭麗君家中也經常接到威脅電話,甚至有恐嚇信寄到系上,件數多到系辦向她抗議。

問鄭麗君難道不怕嗎?她笑著說,「一群人聚在一起就有『憨膽』」,那時參加學運的人都有收到恐嚇信,「你也有、我也有,好像就沒那麼害怕」。

這一路以來,鄭麗君最常問自己,為什麼台灣人要生活在不民主的社會裡?為什麼地球上的其他人可以過著自由民主的生活,台灣人不行?

即使台灣已歷經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二次執政後也推動轉型正義,但鄭麗君沒有因此滿足現狀,「民主是一個無止盡的想像」,解嚴30年,像是一個人生進入中年,「最重要是懂得反省的時候」。

鄭麗君觀察到,即使法國是民主先驅國家,仍不斷討論「什麼是民主社會」,反觀台灣社會的討論及思辨能力太薄弱,還是習慣接受體制所給的一切,這也是下一階段她要推動文化政策轉型的原因,希望能讓文化部成為孕育台灣人文思想的重要力量。

3年前的太陽花學運,讓鄭麗君看到這一代年輕人展現強烈的主體性,「想要自己做決定」。她表示,未來文化部將持續支持年輕人的創造力,做好文化保存及文化技藝,讓台灣藝術文化資產作為滋養年輕人的土壤,並盤點青年文化萌芽計劃,結合空總文化實驗室及年輕人創意思考,帶動台灣社會的轉變。10607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解除外匯管制30年 台灣外匯存底迭創新高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