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農運歷劫更熱血 催生野百合學運

2018/5/19 09:52(5/20 16:0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520農運30週年專題5(中央社記者呂欣憓、顧荃台北19日電)「警察從我身上踩了過去,追逐四處奔逃的群眾」。憶起30年前台北車站前的農運,民進黨立委黃偉哲仍餘悸猶存。

「說不驚嚇,是騙人的」,1988年5月20日,還是青澀模樣的台大學生黃偉哲,看到「老三台」電視傳來農民運動的畫面,立刻與同學相約,從羅斯福路上的台大校園出發,「大家要去替農民做點事!」

黃偉哲直奔忠孝西路,當時夜已黑,約莫晚上9時許,親眼目睹時任國大代表的洪奇昌跪在鎮暴部隊前,聲淚俱下說:「不要打人!」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現場空氣越顯凝重。警方強制驅離的耳語也不斷蔓延開來。

「我們在第一線,警察應該不會驅趕學生吧!」黃偉哲說,學生以和平非暴力手段走上街頭,不至於會遭武攻吧。不料,腦海才剛閃過這個念頭,眼前陣陣襲來的霹靂小組竟然不顧坐在地上聲援的學生,踩踏而來,越過一個個學子的身軀,追逐身後亂竄的群眾。

鎮暴警察瘋狂追逐、警棍胡亂揮舞,血濺忠孝西路,向來車水馬龍的北車前,瞬間成了人間煉獄。

一同前去聲援農運的同學,有不少人被警方逮捕,包括王雪峰、陳啟昱等學生代表是第一批被抓到城中分局。

「來來飯店(現在的喜來登飯店)整片玻璃都被打碎了」,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當年透過電視畫面,看到這一幕幕懾人心魄的景象。

徐永明說,當天晚間,因台大大學新聞社改選幹部,他當選下屆社長。途中傳來抗議警民對峙消息,有些社員趕赴現場了解狀況、要求和平對話,但遲遲沒有回音。

直到凌晨,他接到電話,得知農運現場發生激烈衝突,許多學生受傷,被送到醫院,他在趕往醫院的同時,與社員開會決定舉辦記者會,向外界發聲。而這也意外成為他當選大新社社長後處理的第一件事。

「我們到學校門口,迎接從北車、警局回來的同學」,當年也是台大生的現任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說,農運過後的第二天,他們相約校門,迎接同學歸來。

「很慘烈!從沒想到鎮暴警察會對付手無寸鐵的學生」,鍾佳濱說,同學就像歷劫歸來般,有人灰頭土臉,有人衣服都破了。媒體卻以「暴民」稱呼他們,還直指活動是預謀、有人預藏石頭等內容,但事實不然,同學間彼此瞭解,「學生是最和平的,絕對不可能動手」,卻招致警棍亂舞。這般怒火,讓年輕學子同仇敵愾,義憤填膺。

也因為學生遭警棍毆打,學生的角色在這場農運當中意外被凸顯,黃偉哲說:「這對我們或整個社會運動都是很大衝擊,更堅定學生參與社會或政治運動的決心。」

「不再避諱、不再擔心受怕」,黃偉哲說,早在520農運之前,學生參與過反杜邦設廠運動、關懷海山煤礦礦工運動,但學生角色並不突出,參與的幅度也相對保守,但在這次農運過後,學生碰觸更多的禁忌話題,對於政治社會議題參與也不再受限。打開了社運之門後,學生更加堅定得走出了校園。

其實社會運動環環相扣,黃偉哲說,在那之後學生參與社會和政治運動的強度日漸增加,直到野百合運動達到高峰。

「因為農運,我們走出了校園!」徐永明說,農運對往後的野百合等學運發展,有滿大的影響。大學生除了關心校園民主運動外,也投身許多領域,關心更多議題。

農運之後的校園民主,多了社會實踐跟政治改革這一條路。徐永明表示,農運也觸發台大校內社團的組成,例如濁水溪社,就是以農運為主,或是勞工社、女研社等以社會議題為主的社團成立,也跟農運有關;農運之後的跨校串聯也開始變多,野百合學運時就透過既有的跨校網絡串連,讓跨校的組織、會議跟分工,很快就能做起來。

「學生變成了小小的民主沙盒」,鍾佳濱說,雖然不能從單一的農運來看學運,但農運後的社會運動,包括環保、勞工等街頭運動接踵而來。在那個宛如街頭狂飆的年代,社會力量的解放,甚至於在政治上,發展出「終結萬年國會」的社運,校園內外也呼應,野百合學運最後應運而出。

農運今年屆滿30週年,回顧歷史。黃偉哲認為,雖然農民運動已沉靜,回歸歷史,不再是每年都要大肆紀念的日子。然而,當年農民的訴求,包括農保和農民權益照顧,皆已一一落實。某種程度來說,農運開啟了日後社會運動的序幕,農運的階段性任務雖已達成,但其影響與啟發,卻是非常深遠。(編輯:李淑華)1070519


延伸閱讀》農運火苗 從戴振耀的芭樂園點燃
延伸閱讀》520農運激發群眾運動 台灣解嚴後的民怨出口
延伸閱讀》開放農地自由買賣 衍生農地農用保衛戰
延伸閱讀》更多520農運30週年系列報導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傳承林國華農運精神 林慧如爭取農業正義
172.30.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