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傳統治水無法因應強降雨 立院建議發展海綿都市

2018/9/24 11:3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台北24日電)823豪大雨成災,立法院法制局研究指出,因應氣候變遷豪雨成災,應改變傳統治水思維。傳統治水是建造水道,未來宜改為由土地與水道共同容納洪水,發展為海綿都市。

根據立法院法制局9月提出的「土地開發案宜自備滯洪池之研析」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短時間內強降雨頻繁發生,以傳統築堤工程作為防洪手段已無法因應,並且由於都市高度發展,土地過度開發造成降雨入滲減少,以致於豪雨一來就會經常形成洪水而致災。

報告指出,傳統治水思維是線的治理,以建造水道概括承受洪水流量,今後宜改為面的管理,盡可能由土地與水道共同容納暴增之洪水,發展為「海綿都市」,減輕水患威脅。

報告指出,經濟部水利署表示,將修法要求公共設施兼具滯洪功能,擬規定超過兩公頃的新開發案須有低衝擊開發方案,如需自備滯洪池。兩公頃約相當於6050坪,設滯洪池似尚屬可行,但未來如要推動民間新開發案也必須設置滯洪池設施,建議附帶若干獎勵措施,以增加配合意願,充分落實滯洪功能。

報告指出, 為使滯洪池設施同時兼具社區綠化與美化作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避免淤積、髒亂而滋生蚊蟲,甚至淪為嫌惡設施,事先宜進行相關評估作業,以儘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注重生態保育,並且宜結合志工認養機制,使其永續維護。

報告指出,防洪規劃設計應開放民眾參與。政府在推動滯洪池防洪規劃設計階段,應積極引導當地民眾參與研究討論,比較不同方案的差異性,透過教育民眾與社區營造的努力,有助形成共識並達成最佳防洪規劃。而台灣目前已有智慧型水位計結合物聯網應用於都市防洪感測預警,值得持續推廣。(編輯:蘇龍麒)10709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