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颱風吹垮荖葉棚架 變身地景藝術

2018/6/6 17:29(6/6 18:3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6日電)一年多前尼伯特颱風將台東荖葉園摧毀殆盡,搭設荖葉園棚架的水泥柱和鋼筋被當成廢物堆在垃圾場,最近藝術家賦予它們新生命,成為地景藝術。

民國105年夏天,尼伯特風超過17級強風,橫掃台東縣,許多民眾賴以維生的荖葉園超過9成倒塌或破損。農民用怪手將搭設棚架的水泥柱和鋼筋挖起,送到台東市垃圾掩埋場。

這批被丟棄的水泥柱和鋼筋,最近被重新矗立在南迴公路大鳥海邊,成為地景藝術,依山傍海,賦予新生命。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視覺藝術科長李屏宜表示,這個地景藝術是台東縣政府推動南迴地景藝術之一,名稱是「在屾」,由2017年台北世大運開幕式的聖火裝置設計團隊「豪華朗機工」團隊創作。

李屏宜轉述,「豪華朗機工」表示,當他們巡走在台東沿海,一邊是壯麗的高山,一面是寬闊的大海,台東擁有自然的海天一色,思考關於大地藝術的本質,將生命的循環再生,能夠融合自然美景當中。

在一次機緣下,看見了一處水泥柱廢料,它是2016年,尼伯特颱風,以17級強風襲擊台東市,重創荖葉園,傾倒毀壞後留下的水泥柱和鋼筋,於是成為創作題材。

「豪華朗機工」表示,「屾」,是一件對「後山的山」致敬的作品,希望能夠利用荖葉園留下的鋼筋水泥柱,手工打造一座山,以水泥柱為基座,根根整齊地矗立在大鳥的海岸線上,並將廢棄鋼筋對接拉出鏤空的山稜線,這座山,將會隨天地的自然運作,而緩緩消失。

李屏宜表示,用當代的藝術觀點,「豪華朗機工」留下一件安靜而碩大的作品,從台東大地藝術季出發,讓國際能看見當地議題,讓世界一起對土地致敬。(編輯:李亨山)10706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