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9歲當娃娃兵 陳寶珠出新書

2016/9/1 11:12(9/1 11: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1日電)9歲就當「娃娃兵」的陳寶珠,早年是孫立人將軍的「幼年兵」成員,他花了1年多時間將軍旅生涯及創作集結成書,在九三軍人節前夕出版。

熱愛文藝創作的陳寶珠,是國立嘉義高工退休教官,他有個女性化的名字,卻有山東漢子的剛強,更有傳奇的一生,在九三軍人節前夕,出版「今天真好」一書。

民國28年出生的陳寶珠,祖籍山東聊城,在家排行老三,他說自己有個女性化名字,完全是北方人習俗,因為北方人認為子孫要有男有女,才是「全福人家」。

因此,家裡除了大哥有個「男性化」名字之外,二哥和他都取女性化的名字,二哥叫「寶玉」、他叫「寶珠」,原因也是父母希望招來妹妹。

民國33年,陳寶珠5歲,他的父親陳東海在江西抗戰陣亡,由於父親是國軍「修械所」所長(相當於「工兵營」營長),因此由母親帶著他們兄弟3人跟隨部隊遷徙。

陳寶珠說,民國38年大陸失守前,母親劉玉英帶著他們3兄弟從廣州撤退,準備到台灣;但在逃難的人潮中,他與母親、2個哥哥失散,被人群擠上了船。

當時未滿10歲的陳寶珠跟隨國軍來台,加入由孫立人將軍創辦的「幼年兵總隊」,當起了「娃娃兵」。他說,當時他還不是部隊裡年紀最小的兵,因為連上還有年僅7歲的娃娃兵。

民國42年,陳寶珠的連長在報紙上發現劉玉英登報尋人的消息,終於使得這對失散4年的母子重逢。

陳寶珠慶幸的說,當時他沒讀過什麼書,認識不了幾個大字,若不是連長看到報紙,他這輩子恐怕都找不到母兄。

與母親重逢時,陳寶珠已是軍人了,母親想帶他回家接受教育,但礙於部隊規定,無法如願。

無巧不巧,剛好那年「幼年兵總隊」解散,他被調到當時的政工幹校(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前身),在部隊裡隨營補習了7年多,取得同等學歷,考上陸軍官校。

陳寶珠的軍旅生涯表現傑出,當時的少將師長認為他是個可造之才,因此建議他改名,以免將來有機會升到將軍時,過不了「蔣總統」接見那一關;但是陳寶珠認為名字是爸媽取的,堅決不改。

陳寶珠後來轉任嘉義高工教官,在嘉工14年,以中校主任教官階級退休,軍旅生涯長達42年。

他說,在嘉工當教官時,由於自己的名字女性化,學生私下都叫他「寶珠阿姨」;有好幾次學校辦活動時,他都被分配到女性房間,讓他尷尬不已。

陳寶珠說,他查過資料,全台有300多名「陳寶珠」,但只有他一人是男性。

熱愛文藝創作的陳寶珠,會寫新詩、短篇小說,軍旅生涯中,曾多次投稿中央日報副刊並獲得刊出;在嘉工當教官時,更曾獲得全國教師徵文比賽冠軍,是位允文允武的教官。

已經是祖父級的陳寶珠,育有一子一女,他為了留下珍貴的幼年兵生活點滴,花費1年多時間,將過去發表在各報章雜誌的相關文章集結成「今天真好」一書。

陳寶珠說,這本書記載自他9歲開始,跟隨政府撤守來台,在船上與母親失散,從此展開一頁頁有淚水、有歡笑、有感傷、有豪邁的生命故事,希望能分送給各圖書館收藏。

他說,書中內容包括幼年兵時期、被迫改名換姓、軍中自學補習、考進陸軍官校34期,畢業後擔任步兵排長、東莒作戰官、士官隊長、連長、主任教官的過程。

陳寶珠表示,就讀陸軍官校時,雖然每天有「走不完的黃埔路、爬不完的含羞草」,嚴格的磨練讓大夥都累到不行,但他仍然硬打起精神,經常躲在棉被裡寫作。

在嚴格的訓練中,陳寶珠創作的一篇篇小說、散文、新詩等作品陸續出爐,刊登的報紙包括中央日報、青年戰士報、台灣新生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等。

陳寶珠表示,有鑑於近年來國軍被汙名化現象日益嚴重,因此在親友及陸官同學的鼓勵下,於九三軍人節前出版這本書,一則紀念自己的軍旅生涯,再則希望喚起國人對國軍的尊重。10509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