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揪含氯土水污染源 靠穩定同位素分析

2017/6/20 16:4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0日電)含氯污染物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以往總是難判定責任歸屬,環保署與工研院合作建置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成功應用在土壤及地下水環境調查,解決調查實務及釐清污染責任。

穩定同位素分析技術在國內常廣泛應用在地質、海洋、食品及刑事鑑識等各種領域,近年也常應用在環境鑑識上。環保署2013年開始與工研院合作,系統性建立土壤及地下水穩定同位素分析及判釋技術,目前已經成功運用掌握4個污染場址污染源,包括台氯公司頭份廠污染及RCA案。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陳世偉表示,含氯有機溶劑是常用來清除金屬電器用品等油脂的化學藥劑,但一旦洩漏到地下水及土壤等地下環境,就難以認定污染責任。

環保署指出,穩定同位素可讓污染物的特徵被找到,並轉換成可比對或辨識污染責任的證據,是節省調查資源及落實環境正義的絕佳工具之一。

陳世偉表示,以往含氯地下環境整治改善費用至少都要花費新台幣3000萬至數億元以上,若找不到污染源就必須全民買單,但若用此技術辦理調查工作,一旦成功認定污染責任,污染行為人須自行付費辦理改善工作,節約相當於10倍以上調查費用公帑。

環保署指出,未來將持續推廣、累積實務案例經驗及擴大該項技術應用範圍,並評估其他新穎技術於國內建置的可行性,以更具效益的方式管理國內土壤及地下水,給民眾安心的環境品質。10606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