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歷史

發稿時間:2017/10/13
觀看的歷史
觀看的歷史
作者|大衛.霍克尼、馬丁.蓋福特
譯者|韓書妍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17/09/19

  由英國最受歡迎的當代藝術家大衛.霍克尼,與藝評家馬丁.蓋福特,以幽默風趣的對談,帶領讀者從史前洞窟壁畫,一路聊到iPad數位繪圖,走一趟穿越三萬年的人類圖像史。內容包含繪畫、電影、劇場、攝影等,任何與圖像創作有關的議題,首次被放在同一條時間軸上討論。

文章節錄

《觀看的歷史:大衛.霍克尼帶你領略人類圖像藝術三萬年》

痕跡的趣味何在?

(以下對話中DH代表大衛.霍克尼,MG代表馬丁.蓋福特)

DH 當畫家在紙上畫兩、三筆的同時,便創造了某些關聯,這些筆畫會逐漸成形。如果是兩條短短的線,看起來可能會像兩個小人,或是兩棵樹。筆畫一定有先後順序,能被人解讀成各式各樣的東西。極少筆畫就足以令人聯想到風景、人物或面孔。這一切都與人類解讀「痕跡」(mark)的能力有關。

MG 整體而言,圖像創作建立於我們以不同方式解讀事物的能力。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在《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Antony and Cleopatra)中這麼形容:

有時我們將雲視為龍,

蒸氣則有時看來像熊或獅。

我們能在天空中,或者如達文西所說,在「布滿汙漬,或混合各種石子的牆面上」尋得如此景象。想像力豐富如達文西,他肯定能在隨機的斑漬中窺見「群山座落,有河流石塊,草木平原,寬廣河谷與幾片丘陵的景緻」。他也能在其中覺察「各式各樣的戰鬥與動作迅速的人物、奇特的臉部表情,還有異邦服裝與數不清的事物」。

在多爾多涅(Dordogne)洞窟中,對史前藝術家來說,小石子或許代表獅子的眼睛,其他刻痕與突起則是耳朵和肩胛。時間再往下推移,廟宇和教堂等宗教建築自古以來便是人們凝望圖像與雕塑的場所。例如喬托的斯柯洛維尼教堂壁畫,教堂內部全畫滿宗教故事與歷史。最初人們不僅描繪所見,也敘述他們深信存在之物,那就是神明、神話與惡魔。

DH 人人都想看圖畫,不是嗎?人類早已適應在平面上看見影像。只要按照某種順序畫四筆,大家都知道這可能代表一張臉。

痕跡的趣味何在?老話一句,動態。你可以在線條中看見速度感,得知下筆的快慢。這也是為什麼圖畫,或是富含痕跡的畫面吸引人的程度,勝過看不見痕跡的圖畫。我們需要痕跡,也清楚知道白紙上寥寥可數的線條有可能是任何東西。這就是「少即是多」在圖畫中的可貴,高下立判。簡單明瞭的東西令人驚豔,即使連最喜歡繁複筆觸的人(我們都有喜歡繁複的時候)也不例外。

我認為孟克(Edvard Munch)是偉大的畫家。每當我到奧斯陸的孟克美術館(Munch Museum),總會細細品味他的畫作。複製品沒辦法全然表現其精簡筆觸的精髓。能見到原作真是令人興奮極了。看看這張床——他只用幾筆就表現出來了。

MG 看見藝術家如何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現同一件事物,這就是藝術的神奇之處。13 世紀中國的牧谿是禪僧也是畫家,其〈六柿圖〉常被認為展現了少即是多的最高境界。原作尺寸相當小(31×29公分),畫面空蕩蕩的,幾乎可以算出畫家使用的筆觸數目。然而墨色濃淡、筆觸方向與快慢千變萬化,每個柿子都不一樣,連空間感都有了。

DH  中國人認為,不識筆法與痕跡,是學藝不精、避重就輕的表現,難登大雅之堂。歐洲藝術史家不太關注中國藝術史,他們認為那是另一個專門領域。不過我懷疑林布蘭(Rambrandt van Rijn)一定認識中國畫,而且很可能親眼見過幾幅,因為當時阿姆斯特丹是個港口,荷蘭人又在遠東從事大量貿易。林布蘭有一幅家庭速寫圖,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館,我猜想如果一個中國的藝術家看到了,一定會非常激賞。

畫中的母親和姊姊扶著幼童。母親緊緊抓住孩子,姊姊則有些遲疑,林布蘭透過觀察姊姊轉向孩子的臉孔,「看見」她的擔憂。她的肩膀線條出色地暗示其情緒,林布蘭甚至用沾水筆桿末端乾刮強調肩膀的墨線。姊姊的視線將觀者目光帶至幼童臉孔,僅以一、兩道淡色筆畫表現一抹焦慮。接著觀者開始注意墨色,而非欣賞構成母親或姊姊的整體線條,帶著速度感的手繪線條筆觸說明了許多事。

彼時紙張所費不貲,一丁點都不能浪費,因此林布蘭的素描原作尺寸不大。然而在原寸的複製畫上不見得能感受一切,若有機會看見放大版,請務必仔細欣賞,你會注意到更多細節,那正是素描本身的純粹之美。

我也常將畢卡索和中國做連結。還記得保羅.赫薩(Paul Haesaerts)拍攝的畢卡索專訪影片《拜訪畢卡索》(Bezoek ann Picasso)嗎?畢卡索的畫筆在玻璃上不停變幻,例如馬又變成其他東西,顯然畢卡索知道,繪畫重要的是過程而非成果。他帶來一場精采的表演,創造力豐沛得令人折服!沒有任何人能像他這樣揮灑自如。他說:「我不尋找,我只是尋得。」他的確尋得了藝術,下筆如有神助,線條筆觸就是其作品精髓。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