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街之味

發稿時間:2017/12/15
市街之味
市街之味
作者|游博清
出版社|遠景出版
出版日期|2017/11/10

  本書以援引史料的書寫方式,帶領讀者探究台中市第二市場的深層內蘊,從日治時期的衛生觀念而來的衛生工程、隱含在建築設計中的商業機能、由市場銷售觀察飲食文化的交流、歷時轉變的第二市場面貌,敘述脈絡清晰又完整,實為讀者上了一道好菜。

文章節錄

《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

買完菜,來喝杯咖啡吧!

  市場常是人潮聚集之處,加上日治時期,政府嚴格管制市場,私人攤販遭禁,故公有市場是人們主要進行日常採買的地點之一,應有促進區域發展的作用。日治以來,第二市場經歷改建後,規模日益擴大,同時隨著日治時期不同階段的進展,第二市場周邊街市的商家也有不同面貌,或許我們從周邊商家的性質,更能看出第二市場與周邊區域存在怎樣的連結與關係。

  首先,第二市場旁有數間日本料理店和臺灣料理店,前者如富貴亭和松葉,後者則有聚英樓、明花樓、世界樂等。新竹仕紳黃旺成(1888年~1978年)描述他來到臺中時,時常去醉月樓、聚英樓等地飲酒尋樂,大正11年(1922年),稱:「予被鍵塘招至聚英樓,捫腹視肴蓋無餘地可容矣,素梅、玉女、阿英三伎備酒,十時半再至鹽田館少聚而散」。林獻堂在日記 中不時記載他在聚英樓款待人們午餐和晚餐。

其次,第二市場周邊亦有大型消費娛樂建築,例如,大正8年(1919年)創立的樂舞臺,位於柳川旁,其中播放臺灣傳統的歌仔戲,也有默劇等,樂舞臺的功能是多樣的,有時在此也舉行群眾集會和演說等。等到1930年代,有聲電影逐漸取代默劇,臺中亦設立映畫館(電影院),引進設備,據稱可容納千餘人,為當時最新穎的休閒娛樂之一,與第二市場的距離不算遠。從樂舞臺到映畫館,反映日治時期臺灣人們不同階段的娛樂生活。

  接著,從大正到昭和年代,日本流行起咖啡文化,這股時尚風潮也吹到臺灣,1930年代,以臺北為首,高雄、臺南各地紛紛建起咖啡屋,顯見當時消費者對此消費空間的認同,臺中也是重要據點之一。根據昭和16年(1941年)《臺中商工案內》,當時臺中已有八間咖啡屋,四間為日人所開,另四間為華人經營,新富町內亦有一間咖啡屋,以陳水龍名義經營的第一會館。火車站前的榮町和大正町,就有四家,分別是日活、日之本、大陸、太平樂等。日治晚期,這些咖啡屋一度成為時尚的社交場所,但是,和現今我們對咖啡店的印象不同,當時咖啡屋有其特殊的文化,店內常有女給招待(女服務生),略帶情色意涵。

  《臺中商工案內》曾記載第二市場商人曾在小西湖咖啡屋聚會,該咖啡屋位於新富町旁的初音町內,營業主為游黃氏不得(游黃不得)。從各消費市場攤商選擇的聚會場所如富貴亭等,或許也可推知他們較具一定的經濟能力。

  現存日治時期臺灣仕紳的日記中,皆透露他們的生活如何和咖啡密不可分,例如,昭和14年(1939年),臺南地區的文人吳新榮,提到他去參加同學會,會後一起去咖啡屋的情景,「會後由居住臺南的老同學請客,到天國咖啡屋去。散會後,和黃百祿、黃奇珍兄三個人去拜訪他們的愛巢。在街上散散步,正好下雨,就走進松竹咖啡屋吃生魚片和喝啤酒聊天。劉景星在第一咖啡屋,去會合後,喝到三點多」。可見當時咖啡屋或許類似現今「居酒屋」的概念,店內提供多樣化的飲食,且部分營業至凌晨。

在林獻堂的《灌園先生日記》中,時常提到咖啡的各種用途,例如「淑文、淑姈九時餘持咖啡來贈,坐談一時餘乃去」,咖啡在此是日常社交往來的物品。他在生病或需提神醒腦時,也常提到需喝上一杯咖啡。

第二市場所在地為新富町,其北面(離臺中火車站更遠處)則為初音町,該町內聲色風化場所不少,例如設有初音町遊廓(妓院),也有幾處「貸座敷」業如日人重田彌助開設的浪速樓、金承濟開設的朝鮮樓等,也因此,治安狀況較差,不時可見鬥毆、糾紛事件。

  從這些周邊飲食場所、娛樂設施可知,第二市場周邊其實頗為熱鬧、繁華,有吃、有喝、有娛樂,人來人往,和其它較偏僻的市場有所不同,我們從中可見臺中中區早期發展的軌跡,第二市場也因地處當時臺中的「鬧區」之一,出入較為複雜,不少社會事件也發生於市場周遭。

  第二市場和周邊街市有著連帶、連動的關係存在,在日治時期,由於官方政策的限定,臺中市民如要購買日常所需的食物,選擇其實不多,即使在日治後期,臺中亦只有約五處的公有市場,故市場實際上代表著是一種生活的機能,居住的區域如果離市場越近,代表生活區域的條件應是越好,所以市場應該也有著促進周邊街市發展的功能存在。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