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暫停鍵

發稿時間:2018/06/15
人生需要暫停鍵
人生需要暫停鍵
作者|瑞秋‧歐蜜拉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8/05/30

  本書結合各領域專業人士生涯重新定位的自我摸索過程,加上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設計出務實的暫停計畫與練習方法。從發現自己需要抽離的訊號開始,幫助每個人一步一步打造個人暫停計畫,練習全新的生活思維。

文章節錄

《人生需要暫停鍵:從失速的追求中刻意抽離,與真正的渴望重新對焦》

暫停一下,給自己一段中場休息的時間

在這個一直想把你改造成別人的世界裡,「做自己」是最偉大的成就。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995年秋天,我開始經營我的事業。那一年我23歲,我已經和國際商務接軌,並在紐約的心臟地帶立足,從各方面來看,我已經「成功了!」

  接下來的幾年,我一直處在快速向前的生活步調裡。然後,我發現我對人生有更多的渴望。於是我離開了紐約,轉往設在舊金山的辦公室。我在這個城市裡美容業、生活風格產業與科技業薈萃的樞紐地帶落腳。我的工作和生活處於雙贏狀態。我滿懷感恩,對於我替自己開創的生活感到很滿意。

  這樣的生活方式持續了五年之後,我開始迫切渴望能在工作上獲得新的挑戰。就像許多其他剛拿到工商管理碩士的人一樣,我想要在人的管理上大顯身手。我希望自己不只能夠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有所創新,更希望為他人的生活帶來突破。

  我決定接受一份工作,帶領一個客服團隊,與公司其中一項旗艦商品的廣告主們合作。

撞牆期

  六個月之後,我的績效表現進入撞牆期。

  新主管認為,我的工作績效沒有達到標準,並且認為我應該當個更好的溝通者、聆聽者和管理者。我開始質疑自己為何接下這個不熟悉的管理角色,當初的決定是不是錯了?

  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過去那麼成功,現在哪裡出了差錯?

  我在Google待了兩年,現在該是離開的時候了嗎?

  我是如何從一個連年獲得拔擢與讚賞、充滿自信的成功女性,

  變成一個看起來無可救藥的失敗者?

  我知道自己需要做些改變,卻不知道應該從哪裡著手。

  那個星期六,我透過Skype和兩個最要好的女性朋友進行視訊,我這兩個朋友一個叫凱薩琳,一個叫蘇。「瑞秋妳知道嗎?我把以前的老闆當成人生導師,有一次他問我,如果我知道我一定不會失敗,我會怎麼做?」蘇告訴我。

  「我肯定不會待在這份工作!」我笑著回答。

  蘇跟我解釋:「那就表示妳不應該擔心失敗。讓妳自己好好釐清該做什麼吧,妳要知道,不管妳做了什麼決定,經歷失敗不代表一敗塗地,除非妳真的這麼認為。」

  幸運的是,在我徹底自我毀滅之前,我體悟到,我必須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有意義的檢視——那就是我所謂的暫停。另外還有一件幸運的事,那就是全球企業中有百分之十五的企業,願意讓某些員工留職停薪,而Google公司正是其中之一。我把自己從慣常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讓自己對準與自己的感受和諧共鳴的事,讓自己明白該如何對自己負責,去做些改變,同時積極投入新的想法、做法以及活得安適的方法。

  我學著如何更能活在當下,那是我之前從未了解的本事。幾乎每個人在他或她的人生中的某個時點,都有必須暫停一下的時候。好消息是,每一個人,包括你,都有辦法暫停一下。

  但是,值回票價的暫停經歷並不必然需要暫時中斷職業生涯,才能去體驗。暫停並不受特定時間長度的限制;而是和如何善用時間有關。

  我把「暫停」定義為任何刻意的行為轉變,藉此讓你有餘裕,去體驗那些如果不是因為這些行為轉變,就不可能發生的態度、思想或情緒等精神層面的轉變。

  暫停就是讓自己有一段中場休息的時間,藉此為你內在的聲音創造出一個可以被聽見的空間,並且讓你的行動與內在聲音一致,從而引領你邁向更富意義、更圓滿的人生。

該要暫停一下了

  讓自己「放空」什麼也不做,這種誘人的想法一直在我的腦海裡催促著我。我可以從容地好好想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麼,然後放手一搏;我可以重新建立自信,我真的非常需要重新找回自信;或許我會去旅行。

  所有這些想法看起來都很可行,我發現自己在笑,這是過去幾個星期以來,我第一次露出笑容。

  我將開始新的探險旅程——我的人生新頁即將展開。

  我知道在前方等著我的,是更好、更重要的事,那是我新生的契機。

  我對未來有個計畫,雖然我還不是那麼清楚該怎麼規劃它。

  但是我知道我的狀況不會再糟糕透頂,也不會再陷入負面的思考模式裡。

  我再度感到心情愉悅,這是過去好長一段時間以來,第一次有這種感覺。

  我已經準備好要跟所有的掙扎、失敗以及沮喪說再見!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