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的起點

發稿時間:2018/09/07
理想生活的起點
理想生活的起點
作者|葛瑞琴‧魯賓
譯者|張瓅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8/08/09

  往往同樣一件事,每個人會做出的反應卻不同。不同反應對應出不同的人格傾向。你真的清楚自己的個性嗎?《理想生活的起點》一書探討我們究竟屬於四種中的哪一種個性傾向?事實上,自律者、質疑者、盡責者、叛逆者這四種人格傾向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最快樂、最健康、最成功的人都不是屬於特定傾向,而是懂得如何揚長避短、打造人生的人。

文章節錄

《理想生活的起點:善用四種天生傾向,改變習慣與人際關係,讓日子越過越輕鬆》

  無論是在工作、在家裡,或是在社會上,我們時刻都要說服或影響他人去做我們想要的事情(哪怕是希望他人別煩我們)。若考慮到自身傾向,就能為自己創造出最適合的環境、傳遞最管用的訊息;若能考慮他人傾向,亦能為他人創造出最適合的環境、傳遞最有效的訊息。

  人們很容易陷入盲點,認為能說服自己的方式,也能在他人身上發揮同樣效果。大人的祕密之一:我們經常比預期中更像他人,也比預期的不像他人—偏偏我們很難記住這一點。

  簡而言之,如果想影響他人遵循某種方法,請記得:

‧自律者需要知道該做什麼。

‧質疑者需要知道理由。

‧盡責者需要問責感。

‧叛逆者需要能以自己方式行事的自由。

  同樣的,若能針對特定傾向的價值而提出意見,聽起來會更具說服力:

‧自律者重視自我控制與表現。

‧質疑者重視目的與合理性。

‧盡責者重視團隊合作與責任感。

‧叛逆者重視自由與自我定位。

找到適合自己的改變方式

  由於每種傾向看待世界的方式大不相同,對於如何影響自己與他人並沒有魔法可用,也沒有以一應全的解決之道。我固定運動是因為這件事在我的計畫清單之上;質疑者需要知道維持健康的好處;盡責者每週騎單車是因為找到運動夥伴;叛逆者只有在適合的時間、想要出門時才會去跑步。

  關於我的質疑者父親如何成功戒菸,他說:「以前我和你母親沒什麼錢,而我也算過,如果不買菸能省下多少錢。然後我想,若把省下的錢用來投資,我又能賺多少錢。」他解析數字背後的影響,並且專注在戒菸的經濟利益。相較之下,我有位盡責者友人之所以成功戒菸,完全是考慮到對寶寶的責任:「現在我有孩子了,我不能蠢到拿他的健康來冒險,而且我想當個好榜樣。」而叛逆者會告訴自己:「我拒絕被尼古丁控制。」

幫助他人

  認識四種傾向有助於判斷該如何幫助他人、扮演他人所需的角色。舉例來說,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定時服藥、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定期運動及就醫。我妹妹伊麗莎白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她告訴我:「我的糖尿病醫生說有些人後來都不找他看病,是因為他『太仁慈了。』」

  「『太仁慈』是什麼意思?」我問。

  「如果患者沒有盡到本分,他也不會怎樣。」

  「我敢打賭,這些一定是需要問責感的盡責者!」我說:「對你而言,定期看醫生就已經有足夠的問責感,但對某些盡責者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知道後果。他們換醫生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問責感。」如果她的醫生懂得善用四種傾向的特質,在醫病關係中便能提供患者所需的問責感。

  部分醫護人員已經將四種傾向應用在工作之上。

  我是將教科書奉為圭臬的自律者,在梅奧醫院(Mayo Clinic)擔任門診臨床營養師。我一直不懂為何許多患者無法改變飲食習慣,明明都知道,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就能大大改善疾病管理與健康情形,但他們就是改不了。認識四種傾向顛覆了我的想法,也徹底改變了我對患者的照護品質。

  某位生理學家也有類似的看法:

  我從事心臟康復的工作,主要是鼓勵患者改善健康習慣。現在我可以清楚知道不同傾向的人在想什麼。

  自律者:「這是應該要做的事情。我知道了。」

  質疑者:「為什麼我要這麼做?給我證據,我需要理由。」

  盡責者:「我會讓你知道我能做多好。」

  叛逆者:「別告訴我該怎麼吃或怎麼運動。」

  一位讀者很挫折地表示:「我很喜歡我的治療師,但我也告訴過她很多次,我需要更強烈的外部問責感,但她似乎沒聽進去,總認為我應該要『自發』及『為自己而做』。當然,這種方式一輩子對我都不管用,我只想要一套可行的方法。」

  這類的話我已經聽過太多,我必須說,我不懂為何人們會覺得需要外部問責力量有問題—甚至感到可恥。我認為,只要知道什麼適合自己的,做就對了!

人們有時想要改變自己或他人的習慣,而當我們試圖幫助別人改變習慣時,最糟糕、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說「你應該要……」。

  「如果良好的健康對你很重要,你應該要自己去運動。」

  「如果你認真看待這分工作,你應該要按照我所說的進度完成。」

  「如果你想要做好銷售工作,你應該要懂得改變規則。」

  「如果你尊重我,你應該要照我說的去做,不要有意見。」

  「如果你尊重自己,你應該要為自己保留寫作時間。」

  但我們認為他人(或自己)「應該要」怎麼做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對不同人要用不同的方法。若想幫助他人改變習慣或行為,應該先幫助他們取得有助於成功的條件,無論是清楚解釋原因,或是提供更多選擇、訊息或外部問責力量。

  一位讀者寫道:「我是盡責者,而我丈夫是質疑者。在我告訴他你提出的傾向架構後,他終於理解為什麼我要求他要每天問我是否吃得健康(外部問責)。在那之前,他覺得這是非常詭異的要求,因為如果我想要有健康的飲食,順從心意就好了,這很難嗎?」

  認識四種傾向之後,我們可以為每個人設定適合的情況。

  若能反思四種傾向的影響力,就不難知道為何有時會跟他人處不來。我們往往把自己的傾向套用在他人身上。

  建構適合四種傾向的期待可以為彼此帶來更多合作的機會,讓事情更加完整,並且能減少摩擦。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會用適合自己的策略以期能影響他人;不過,四種傾向是要幫助我們提供他人所需的說法,而不是我們所要的觀點。如此一來,善用四種傾向,便能更加和諧的與人共事。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