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我們的自由

發稿時間:2024/03/01
拯救我們的自由:數位時代的起床號
拯救我們的自由:數位時代的起床號
作者|彼強.莫伊尼
譯者|李建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02/27

數位化生活的便利,背後隱藏的潛在危機
AI將帶我們走向極樂天堂,或墮入毀滅深淵?

科技是中立的。刀子可以切蘋果,也可以殺人;
飛機可以載我們去度假,也可以用來打戰;
一台收音機可以放送音樂,也可以散播仇恨訊息。
問題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使用者把科技變得危險,AI亦然。

身處數位時代,人的處境是什麼?人們是否因為貪圖便利,而喪失了自主權以及基本的自由?

自甘放棄自由,是數位時代一項令人警覺的議題。本書敘說「人」(自我/另我)與「環境」(數位/虛實)之間的互動關係,探究的正是主觀與客觀的辯證,讓我們對「人的處境」有新的視野與想像。作者以AI、資本主義、右翼民粹、安全國家等多重角度,透過淺白的文字,引證事件與數據,娓娓鋪述數位時代下自由受到攻擊的危殆情境,除叩響警鈴,更提出解決之道,找出拯救自由、又不必放棄數位化好處的方法。綜觀內容,演繹細微、意蘊深遠,對於寄寓數位空間的人們來說,提供了反芻養分,值得咀嚼再三。

內容節錄

《拯救我們的自由:數位時代的起床號》

來自資本的攻擊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為自決而戰的奮鬥史。我們為了不受外來統治與神律支配而戰鬥;為了擺脫慣俗與父權而抗爭;現在最艱困的戰役,將會是和我們自己對峙,抗衡我們自己的生物本性,對抗我們自己的易受操控性。

  自主決定,嚴格來說,是一種幻想。我們是從精子與卵子結合而來,其中內建一套決定我們發展成人的符碼。進入這個世界之後,我們被無法控制的影響因素所陶鑄:家庭、朋友關係、學校、慣俗、法律、意識形態、經驗、歷史及文化等等。這些影響因素構成一套規則,自此之後,我們的頭腦會循此規則對刺激產生反應,並且觸發念頭與行動。其間,神經科學與哲學逐漸達成一致見解:決定我們所思所為者,不是所謂的精神,也不是靈魂,而是受到頭腦物理與化學作用以外的過程所影響;我們才是這些過程。只要這些過程是自由的,我們就是自由的。但凡可以透視我們腦袋裡頭的規則,並且控制其刺激反應的人,就有辦法影響我們。這當中存在著一種產製人格圖像與判讀感覺思想的力量。

  這正是數位資本主義用來為自身目的牟利的一種力量。

經由操控進行剝削

  科技是中立的。刀子可以切蘋果,也可以殺人;飛機可以載我們去度假,也可以用來打戰;一台收音機可以放送音樂,也可以散播仇恨訊息。問題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使用者把科技變得危險,AI亦然。

  資本主義不是中立的,它觸發並且索求我們最好與最壞的一面。競爭是它的毒品;賺大錢則是目標,以自利作為驅動力,用盡各種可以獲取利益的科技,包括AI在內。

  區分科技本身與企業對科技的利用,凸顯出隱藏在數位商業模式背後的動機。以Facebook為例,社群媒體平台的帳號是免費的,傳送訊息也近乎無償。Facebook會提醒我們特別日子的週年慶,提供我們客製化的新聞,並且幫我們和老友們保持聯繫。這家公司竭盡所能地照料我們,但代價是什麼?

  二○一九年秋天,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五家公司是:Microsoft、Amazon、Apple、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以及Facebook。二○一八年,這些公司的年總獲利高達一三九○億美元。地球上最聰明的頭腦在為其做事,沒有人能夠逃脫這些公司的產品,美國甚至以此成就自豪。問題就在這裡,因為引以為榮與懷疑論不能混為一談,而且過去二十年來懷疑論居多,這是有道理的。儘管確實有若干AI行家18足以和資訊公司投入大量資源的研究部門相匹敵;又或許有一些具干擾性的科技創新尚未潛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二○一八年,Facebook賺進二二○億美元,幾乎都是來自廣告的營利所得。之所以有此可能,因為Facebook承諾公司的客戶──我指的是廣告主,而不是平台的使用者──將進行高效率的廣告投放。Google也作了相同的承諾。Amazon則是在其網頁上推薦一些我們不是真正需要的產品,讓我們按其建議而購買,這些透過推薦所買的產品超過Amazon銷售量的三分之一。簡單說,這些公司靠著承諾要賣給我們一些東西來賺錢。

  但是,我們自身不是產品,而是如許多人說的──我們是一種資源。Facebook之類的公司推薦產品,效率如此之高,靠的是分析我們,並且操弄我們。演算法學習認知我們是誰、我們喜歡什麼,以及我們對什麼有興趣。演算法知道我們對於這些建議的接受度極高,因此在適當的時機精準地提供適合我們的要約。演算法的預測越準確,向客戶收取廣告費的金額就越高。為達此目的,這些公司越來越需要從我們身上獲取更為細節的人格圖像;這些公司想要知道,我們的收入、我們的偏好、我們的現實生活處境,乃至於我們的弱點。二○一七年,Facebook觀察六四○萬澳洲及紐西蘭的年輕人,探知年輕一代什麼時候覺得沮喪、不知所措,甚或焦慮,這家公司就利用這項「能力」進行廣告投放。

  也許會有人說,廣告早就存在,以各種型態出現,如街頭攤販、報章廣告、電視商業行銷等等。廣告主總是會想盡辦法找尋目標族群,特別是挑選正確的廣告媒體、正確的發送訊息,以及正確的發送時點。但是,上述個人化的廣告擁有的一種新的特性,就是可以清楚地區辨我們是否屬於某一特定目標族群,或者某一公司可以在我們最容易接受或最虛弱的時候,用精準的方式、精準的廣告,在精準的時間點對我們表述。這種廣告形式已經越線了,因為它不只是看到我們、認識我們,並且透視洞悉我們的內心。

  況且,這樣的能力不僅僅用在廣告上。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