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鑰

發稿時間:2024/05/03
世界之鑰:帝國夾縫下的台灣與波蘭
世界之鑰:帝國夾縫下的台灣與波蘭
作者|林蔚昀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24/04/30

本書從尋找「波蘭的福爾摩沙」、地名的研究出發,讓中東歐大國波蘭的視角,折射出台灣的形象,跳脫國共敘事與中國史框架,以世界史的宏觀探問-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早在一六三六年,就有第一位踏上福爾摩沙的波蘭人梅欽斯基,於荷治時期為此留下紀錄。此後,或有人親自到訪,或在媒體上持續關注,波蘭因各種理由,在彼岸遠遠地關注著台灣。

期盼透過爬梳波蘭文獻中的台灣,為兩地關係定錨,更重要的是,將台灣化為世界的台灣。

內容節錄

《世界之鑰:帝國夾縫下的台灣與波蘭》

緒論:在波蘭尋找台灣——Mapping out的嘗試(節錄)

  許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波蘭的「台灣」。

  當我說波蘭的「台灣」,我指的是位於波蘭、真的被稱為「台灣」(Tajwan)的地方。第一次遇到波蘭的「台灣」,是二○○九年我還住在波蘭時。某天吃早餐時,老公看報紙看到「台灣」,但不是我們那個位於太平洋的島國。報導說,有兩名記者到一座工廠採訪,到了門口,管理員說:「你們要見的人現在在『台灣』,等一下才會回來。」記者們覺得很奇怪,那人怎麼會跑去台灣?如果真的去了,怎麼可能等下就回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那個工廠面積很大,「台灣」是離主要建築物最遠的一棟樓。

  可惜,我們沒有把那份報紙留下來。想到要找的時候,也想不起是哪家報社、哪天的報紙了。我們一開始並沒有想要研究這個議題,只把它當成一則奇聞,可以和朋友一起「好神奇好神奇」一下。不過後來,我意外發現我們居住的城市克拉科夫(Kraków)以及波蘭其他城鎮和鄉村也有叫做「台灣」或「福爾摩沙」(Formoza)的地方,於是開始積極尋找,三不五時心血來潮就會上網地毯式搜尋一遍。截至二○二三年,我在波蘭找到的「台灣」和「福爾摩沙」加起來竟有四十八個。

  看著一個個「台灣」和「福爾摩沙」有如天線寶寶跳出來說哈囉,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波蘭的「台灣」和「福爾摩沙」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只是很少人知道它們、關心它們的故事、把它們串連起來,就連大部分波蘭人也不知道它們的存在。甚至,有些人知道自己的城鎮/鄉村有「台灣」或「福爾摩沙」,但他們並不知道其他地方也有。

  雖然我找到了這些地名,還是有很多謎團:這些地方到底為什麼被稱為「台灣」或「福爾摩沙」?它們是在什麼年代出現的?為什麼有些地方叫「台灣」,有些地方叫「福爾摩沙」?「福爾摩沙」指的真的是台灣嗎?還是和葡萄牙文化有關?大航海時代開始,世界上就有許多地方被稱為「福爾摩沙」,指的是「美麗的地方」,多半是葡萄牙人或西班牙人取的名字。)波蘭有這麼多「台灣」和「福爾摩沙」,這表示波蘭人對台灣很感興趣,很瞭解台灣嗎?

  二○一六年,舉家搬回台灣後,我和我先生都覺得我們有一天一定要回波蘭去看看這些「台灣」和「福爾摩沙」。但因為工作和家庭生活繁忙,一直遲遲沒有動身。終於,我們決定二○二○年夏天要全家回波蘭一趟,一方面探親,一方面去全波蘭進行一趟公路之旅,訪談當地居民,寫下這些地方的故事。但人算不如天算,二○二○年初COVID-19 疫情橫掃全球,我們計畫的旅程無法成行,當時也不知道疫情何時會結束。我不想等到天荒地老,於是決定先從查資料(我查詢的資料包括書籍、報章雜誌、學術文章、臉書貼文、網路論壇、官方文件、紀錄片、電台節目、官方/民間地圖、旅遊指南、部落格、小學作文比賽作品集、房地產廣告等)和線上訪談(電話、email)著手。

以「波蘭的台灣」補足冷戰敘事及台灣史失落的環節

  閱讀了許多波蘭和台灣的相關書籍和新聞、訪談了許多當地居民後,我發現波蘭的「台灣」和「福爾摩沙」之所以叫做「台灣」和「福爾摩沙」,和一九五○年代全球性的歷史事件如韓戰、冷戰、國共內戰、關閉政策息息相關。在關閉政策下,中華民國海軍曾攔截、扣押中波輪船公司的輪船,沒收船隻,監禁波蘭籍和中國籍船員。整個冷戰期間,國共內戰在波蘭人民共和國被大幅報導,人們經常在報紙上看到,在電台上聽到台灣(通常是「美帝傀儡」、「蔣介石最後浮木」、「中共要解放台灣」這一類的),對台灣這個名字有印象,於是開始用「台灣」來稱呼他們周遭環境中的事物,通常是長得像座島(或真的是座島)、遠離中心、很窮(戰後台灣在波蘭人心目中似乎很窮苦)、治安不好的地方(波共政府把台灣塑造為一個「叛島」,這合乎蘇聯和中共敘事)。

  雖然這些「台灣印象」或「福爾摩沙印象」和台灣真實的樣貌不一定有關,有些甚至會讓我們覺得:「蛤?台灣不是這樣吧!這根本瞎子摸象啊!」但這些名稱就像是封存著昆蟲的琥珀,每個琥珀都可以告訴我們冷戰時期波蘭人怎麼看待台灣,而且每個琥珀的故事都十分獨特。觀察這些波蘭人眼中的台灣形象,也滿有趣的,搞不好還可以協助我們重新認識、定位自己在冷戰下及冷戰後的位置。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