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生醫獎表彰標靶治療 精準醫療成顯學

2018/6/19 12:08(6/19 15: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9日電)唐獎生醫獎今天頒發給3名促進標靶藥問世的科學家。標靶治療讓部分癌症有機會被治癒,扭轉絕症印象。專家認為,癌症治療進入精準時代,各種治療藥物的靈活搭配可能成趨勢。

第3屆唐獎生技醫學獎頒給3名促成癌症標靶治療問世的學者,東尼.杭特(Tony Hunter)博士、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J. Druker)博士及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博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龔行健今天表示,3名得主的貢獻是基礎科學到臨床運用的最佳示範,癌症標靶治療藥物的問世,讓癌症可被治療,且部分癌症可以完全被治癒。

杭特是首位發現酪胺酸可以被磷酸化的科學家,因他發現致癌基因Src是一個酪胺酸激酶(TK),讓他成為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研究領域的鼻祖,為後來20年TK致癌基因的活躍研究鋪路,進而發展出各種TKI,至今此領域依然蓬勃發展。

因杭特發現酪胺酸激酶訊息傳遞路徑的機制,讓德魯克爾及曼德森以此機制成功研發出標靶藥物,分別成功應用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大腸癌與頭頸癌的治療。

酪胺酸激酶標靶治療的開發徹底改變了治療癌症的方法,成為癌症患者的福音。人們終於敢奢望,癌症終於有一天能被治癒。

標靶治療的運用在近20年來突發猛進,除白血病、大腸癌、頭頸癌,肺癌、乳癌、肝癌也有標靶藥物可使用。

中研院院士楊泮池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在2000年前,大部分癌症都是用化學治療,但這是非選擇性的治療,效果不是很好。以肺癌為例,不管選什麼化療藥,晚期肺癌病人約僅能存活6至9個月。

但在2000年之後,若癌症找到特殊的基因變異,有機會跟標靶藥物配對,標靶的專一性可將腫瘤細胞依賴的訊息傳遞路徑截斷,癌細胞就會死亡,治療效果可明顯提升,也給臨床醫師很大的鼓勵。

若說2000年以來是標靶治療世代,當免疫療法在2014年出現後,癌症治療又往前跨一步。但不管是標靶或免疫,目前仍有瓶頸。如標靶藥物可能產生抗藥性,免疫治療也並非人人有效,反應率約2至3成。

楊泮池表示,當前的癌症治療研究都致力找出藥物能有效反應的族群,希望提高免疫治療的有效性。除了單獨使用免疫,也嘗試用免疫加上標靶或免疫加上化療,希望可以將反應率從2至3成拉到5成以上。

龔行健則說,現在是精準醫學世代,有很多治癌武器,如化療、免疫、標靶,這些選擇並非互斥,如果能掌握病人變異的基因,可找尋能配對的藥物,精準找出治療選擇。(編輯:陳清芳)1070619


延伸閱讀》唐獎生技醫藥獎 3得主促成標靶治療造福人群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得主德魯克爾:病患健康是最大獎勵
延伸閱讀》研究治癌有成 杭特欣喜獲唐獎生醫獎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獎得主曼德森:獲獎意義非凡
延伸閱讀》更多「唐獎讓世界看見台灣」系列專題看這裡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唐獎生技醫藥獎 3得主促成標靶治療造福人群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