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談商錄

發稿時間:2013/06/08
馬雲談商錄
馬雲談商錄
作者|蔣雲清
出版社|大智通
出版日期|2013/04/26

  馬雲成功的主要原則是堅持、和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在大陸,第一位開始使用網際網路,看到大家尚未看到的發展力;創立淘寶網,建立支付寶機制,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他是狂人,他的創業傳奇經歷鼓舞著無數的追夢者。他的人格特質與成功的祕訣和法則,值得所有雄心勃勃、渴望一展宏圖的人參考與借鑑。

文章節錄

《馬雲談商錄》

首先要有一個夢想

  創業者首先要有一個夢想,這點很重要。

  一九九五年,馬雲第一次在西雅圖上互聯網,登陸一個搜索網站,他輸入「Chinese」的關鍵字,但是當時的搜索答案是「no data」(沒有資料),因為當時的中國還沒有接入Internet,所以在現在看來浩瀚無比的互聯網世界裡偌大的中國也只是空白。

  馬雲對互聯網感到神奇的同時也十分沮喪,於是他就叫朋友做了一個他的海博翻譯社的網頁並掛到網上。雖然網頁十分簡陋,只有一些介紹的文字和一個臨時註冊的信箱,但到了晚上,他居然收到了五個人的回信。當時馬雲特別激動,儘管他並不懂網路,但嗅覺靈敏的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直覺,他覺得互聯網這東西將來肯定有戲,互聯網將改變世界!馬雲意識到這是一口很深的井,這裡有一座富礦。

  不安分的馬雲隨即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佈。這個夢想促使馬雲開始下海創業,創辦了「中國黃頁」。

  一九九七年,馬雲離開「中國黃頁」後,受外經貿部邀請,加盟外經貿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中心由馬雲組建、管理,馬雲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參與開發了外經貿部的官方網站以及後來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馬雲的B2B思路漸漸成熟,即「用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服務」。

  一九九九年,三十五歲的馬雲受夠了在政府企業做事條條框框的束縛、磕絆與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於人的馬雲推辭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請,決心南歸杭州創業,團隊成員全部放棄其他機會決心跟隨。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日,馬雲和他的團隊悄然南歸。一九九九年二月,在杭州湖畔家園馬雲的家中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十八位創業成員或坐或站,神情肅穆地圍繞著慷慨激昂的馬雲,馬雲快速而瘋狂地發表激情洋溢的演講:「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著往前衝的時候,你們都不會慌了。你們拿著大刀,一直往前衝,十幾個人往前衝,有什麼好慌的?」在這次「起事」的會議上,馬雲和夥伴共籌了五十萬元本錢。

  在這次會議上馬雲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八十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從這天開始,馬雲開始鐵下心來做電子商務。

  儘管只有五十萬創業資金,但馬雲首先花了三千美元從一個加拿大人手裡購買了阿里巴巴的功能變數名稱。他們沒有租辦公室,就在馬雲家裡辦公,最多的時候一個房間裡坐了三十五個人。他們每天十六至十八個小時野獸一般在馬雲家裡瘋狂工作,日夜不停地設計網頁,討論網頁和構思,睏了就席地而臥。馬雲不斷地鼓動員工,「發令槍一響,你可不能有時間去看對手是怎麼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誡員工「最大的失敗是放棄,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是時間」,阿里巴巴就這樣孕育、誕生在馬雲家中。

  一九九九年三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逐漸為媒體、風險投資者關注。馬雲在拒絕了三十八家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資商之後於一九九九年八月接受了以高盛基金為主的五百萬美元投資,又於二○○○年第一季度接受了軟銀的兩千萬美元的投入。從而由橫空出世、鋒芒初露,到氣貫長虹、勢不可擋,直至成為全球最大網上貿易市場、全球電子商務第一品牌,並逐步發展壯大為阿里巴巴集團,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國。

  與那些有著光鮮背景的互聯網神話製造者不一樣,馬雲太普通了,他沒有上過知名大學,他不懂電腦,不懂網路,對軟體、硬體一竅不通;他沒有錢,沒有家庭背景,沒有社會關係,沒有名牌大學的出身,沒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沒有MBA學位。但他有夢想,他用自己的夢想吸引和團結了一幫有夢想的人,他們的夢想和實幹又帶來了資本的青睞,並在資本的支持下逐步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堅持夢想不動搖

  一個企業的持續發展需要一個遠大的夢想。即使在阿里巴巴最困難的時候,馬雲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不動搖,勇往直前。

  二○○一年的網路泡沫破滅之後,是無情的現實,但是馬雲仍然覺得契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事業是主導未來的新網路經濟體系。這種經營理念使馬雲具有精神動力面對嚴峻的商業環境,也正是這種簡約模式使阿里巴巴度過了特殊時期。從二○○一年起,互聯網遭受了人們的質疑和排斥,一改往昔那種狂熱的追捧,主要原因是很多互聯網公司的不規範運作。隨之而來的是互聯網公司的股票大跌,加上美國「九一一事件」的影響,整個市值蒸發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二○○二年底,互聯網世界開始回暖。新浪、搜狐等相繼實現盈利,而一些頗有市場前景的互聯網項目也初露端倪,阿里巴巴的用戶已經超過四百萬,馬雲又在面臨新的誘惑。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阿里巴巴擁有那麼多有價值的註冊客戶,具備了開拓任何領域的最佳條件。

  馬雲回憶說,當時擺在自己面前的有三條路:第一是發展簡訊業務,以搜狐、網易為代表的門戶網站都在這個聚寶盆裡淘到了「黃金」,阿里巴巴完全有搶奪「蛋糕」的實力;第二條是進入網路遊戲領域,當時中國還沒有一家大型網路遊戲公司,陳天橋的盛大才剛剛起步,如果阿里巴巴進入網路遊戲,應當會大有作為;第三條是繼續在尚未成熟的電子商務的「老路」上走下來。

  馬雲是一個「一條路走到黑」的人,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自己原來的路線,拒絕了擺在自己面前的種種誘惑。他給阿里巴巴制定了一個「宏偉」目標:全年只賺一塊錢!

  二○○二年十二月,阿里巴巴賺到了第一元錢;到二○○三年底,阿里巴巴的盈利便衝破了六百萬元。今天,阿里巴巴沒有成為另一家網易,馬雲也失去了被稱為「中國首富」的機遇。但在電子商務領域,阿里巴巴無人可比。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