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城市美學

發稿時間:2013/09/14
台灣城市美學
台灣城市美學
作者|陳子弘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3/08/08

  投入建築設計專業領域十多年的陳子弘,致力於建構城市美學,他透過紐約、上海、福州、台北四個指標城市,探討都市的永續綠能及複合使用方式的未來發展,援引國內外案例討論城市建築與環境的永續性,再以建築美學的角度針對台灣常見的鐵皮屋、違章建築深入探究,期望透過本書影響讀者積極參與社區環境的維護與改造,共同建立一個永續的宜居城市。

文章節錄

《台灣城市美學:在地覺醒的亞洲新風貌》

建築元素vs.城市美學

  在初步探索前述四座不同城市的空間構成後,發現隨著歷史軌跡、經濟型態,以及政治力介入的程度,會發展出各自不同、卻又具有眾多面向的城市型態與風貌,讓我們很難歸納出作為一座城市的標準定義,但從空間的角度探討,每個城市總是會透過建築,在視覺上傳揚自身的核心價值。建築元素無疑是架構城市美學的關鍵成分,而體驗城市美學,也應從剖析建築元素作為起步。

  美國都市設計學家Kevin Lynch在1960年的著作《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提出構成都市意象的五個基本元素,分別是路徑、邊界、地區、節點和地標。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一座城市的空間形態,是都市居民感知環境的重要參考,也是都市設計必須掌握的基本設計原則。但是全球歷經逾半世紀的變遷,現代城市空間的建築元素包含的是以下項目:

  1.天際線:由城市中的高樓層建築與天空連結所勾勒出的城市輪廓。這種人為的天空意象僅出現於城市之中,而且各具其獨特性——至今世界上還沒有兩條一模一樣的天際線。

  2.廣場:亦即城市中的大面積露天空間,但空間中可能包含建築物,或是銅像、雕塑、紀念碑等裝飾。廣場的功能是供人群聚集,在早期的城市裡,它提供政治或宗教的儀式匯集人群的場地,而在當代則以作為群眾休憩的空間為主。

  3.邊界:代表進入城市的領域範圍。在古代是以修築城牆作為城市的具體界線,但當代城市卻不需實體界標,也能透過城市內、外的感受差異而形成邊界。例如樓層的密度、高度由低而高,就代表你已經由郊區進入城市的範圍內。

  4.開放空間:依據建築法規的定義,開放空間是指「建築基地內連通道路,長時間供公眾通行或休憩之空間,分為沿街歩道式、通路式和廣場式。」換言之,開放空間依附於建築基地,卻也為城市中的不同地塊串連了空間體驗。

  5.地標:具特色的建築物或自然景觀,讓人可以透過與地標的相對位置,立刻察覺到身在城市的哪個角落。例如在台北看到101大樓,便知道自己身在東區;看到台北車站或中正紀念堂,則表示位在台北市西區。

  這些建築元素依不同比例、以各種形式相互交織出的空間結構,構築出不同的城市美學,而這些空間結構衍生出的光與影、聲音、色彩、活動,就是我們品味城市美學的指標。

  1.光和影:自然的陽光、月光、人為的街道照明、閃爍的霓虹,與建築元素激盪出不同程度及形狀的陰影。光和影的交錯直接影響了建築設計,這些影響可能來自兩個方面:為了維護城市居民日照權,在法規上直接對高層建築物要求內縮;另一方面則是將光與影的變化涵納於設計概念,透過光影與建物的結合,創造城市空間的層次感。

  2.聲音:各種不同的聲音代表了城市的生命力。透過道路上汽車的引擎聲、喇叭聲,可以讀出城市交通繁忙的情況。人聲的喧嘩則代表市區中的各項活動——接近校區時,下課時間有學生的嘻鬧聲;接近教堂可能有鐘聲或聖樂傳出。街頭藝人的表演、小販的叫賣,聲音愈多愈嘈雜,多半也代表這裡愈繁榮。但是城市本身也必須透過建築設計,讓這些音源不致相互干擾,才能享受空間體驗的品質。

  3.色彩: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間中各種視覺事物的色彩,它是一個廣泛、綜合的概念,可能有部分來自如山石、森林等自然環境,但更多是來自人為的建築。通常在新的都市計畫中會對建築物的材質和顏色作出一定的規範,以達到外觀的均質性。國際間也有些城市以特定顏色作為自我象徵,例如羅馬的橙色,以及印度知名的藍色城市加德浦爾,在中國則以紅色作為一種建築元素的象徵性顏色。

  4.活動:城市的興起是因應人的需求,人的活動能為城市空間賦予靈魂。然而城市中發生的活動可能有極大的性質差異,包括政治的、宗教的、商業的、藝文的或體育的,透過優質的空間設計,能刺激活動的發起、豐富活動的過程。一方面我們可以說空間美學帶起了人的活動,而另一方面,人也透過活動來體驗空間美學。

  城市空間的美學體驗也許是多元而主觀的,但是透過以建築元素作為觀察的指標,我們仍然可以建立一套切合在地自然條件及歷史背景的思維,作為對自身所在的城市空間省思的標準。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