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時代

發稿時間:2013/11/02
獨居時代
獨居時代
作者|艾瑞克.克林南柏格
譯者|洪世民
出版社|漫遊者
出版日期|2013/09/05

  「獨居」和孤單或孤獨並不能畫上等號。獨居不只有老人,現在有更多的年輕人獨居,在更富裕與社福更完善的先進國家獨居人口更多。許多人選擇「同居」,但在心靈上卻是更孤獨、更寂寞。現今選擇獨居的人們,因為是自己一人,所以更自由、自主,更多的社交關係讓生活變得豐富而精采。我們並不是要捨群居就獨居,而是要重新認識「獨居」的意義,有另外的思維,可以有不同以往新的生活方式選擇。

文章節錄

《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

獨居是成功的重要獎勵

  近數十年來,愈來愈多二、三十歲的青年開始將獨居視為成年人儀式的關鍵要務。

  這種現象尤常見於大城市地區,許多年輕專業人士認為擁有自己的家是卓越的象徵,他們並不喜歡與室友或父母同住。

  獨居帶給他們幾個好處:

  它賦予性的自由,且便於進行實驗;

  它給人成熟、發展和找尋真愛的時間;

  它讓青年男女得以擺脫難以相處的室友,包括那些如果不會一直住在隔壁房間,情誼會更堅定的好友;

  讓他們得以在自己想要的時候,用他們想要的方式參與社交,也可以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需要放多少就放多少。

  獨居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受青年男女歡迎,又是如何從社交失利的象徵,蛻變成進入重要階段的儀式,和成功的獎勵?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更密切觀察城市的公眾生活,以及,說得更明確些,單身的次文化如何助長新形態的個人主義。

  因為率先嘗試獨自在格林威治村等地區的程式波希米亞人,做了他們本來無意做的事:他們開創了新的生活方式,但這種方式廣大無邊的魅力,最終卻帶它回歸主流。

  我們也必須審是家庭的私生活,因為與家中其他成員相處模式的變化,也讓許多人能夠舒服自在地待在自己的地方。不過,我們應該先回頭看看所謂的「老式」的個體崇拜,找出它在哪些方面,不同於現在城市中見到的個人主義。

獨居,成功者在城市中的庇護所

  事實上,不少接受我們採訪的人表示,獨居形同一種緩衝,避免他們直接面臨強大的社交生活壓力,特別是職業生活的壓力。

  當然,這種保護自我的策略對富裕中間階層與窮人、精神病患或身孱體弱者的意義截然不同。

  對成功的專業人士而言,獨居這種自我保護的形式通常意味著將住家建為城市裡的庇護所,反倒有助於追求德瑞塞維茨和康萊擔心已被我們棄絕的孤獨和自我發現。不過,事情也有其他可能性。有些受訪的富裕中產階級坦承,他們會尋找自己的天地式為了避開有害的關係,或逃離「受多於施」的社群。

  我們所採訪的下層階級又可能反應這樣的動機。對他們而言,獨居很容易導致一個危險的極端方向,也就是說,獨居不光是帶來居家自主,也造成孤寂、封閉和其他反社會行為,而將安全的避風港變成墳墓。

  就連比較明智的社會退縮形式也可能造成安全但是悲慘的狀況,例如許多前科犯、藥物濫用者和失業者會躲進單人房舍(SRO)和廉價短期出租公寓,避免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帶來更多麻煩。

  獨居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卻也有危及自我的風險,而毫無意外地,身心建全、財力無虞的人,比病人或窮人更能找到正確的平衡。對那些財務安定、工作忙碌、社交網絡密集的人來說,獨居可能成效良好,因為它提供了隱私、恢復身心和個人發展的機會。但對弱勢者而言,獨居更容易造成柏克萊大學社會學家珊卓拉‧史密斯(Sandra Smith)所謂的「防禦性個人主義」,這種危險的狀態會助長對他人和機智的不信任,最終連自己也不相信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