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炯朗讀三字經

發稿時間:2014/01/04
劉炯朗讀三字經
劉炯朗讀三字經
作者|劉炯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12/16

  本書由前清華大學劉炯朗校長以博學多聞的獨特觀點、逐字逐句重新詮解《三字經》,化成一篇篇兼具幽默與知識的文章,讀來興味盎然,充滿樂趣。透過劉校長的文字帶領我們悠遊於經典之中,輕鬆領略「三」千世界「字」裡行間的「經」世智慧,對生活有實際大用、對人生有啟迪之功。   

文章節錄

《國文課沒教的事2:劉炯朗讀三字經》

引言

  「教育」這個詞在拉丁文是ēducatiō,本意是「引導」和「養成」,在《孟子‧盡心》裡就用過這個詞:「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教育是一個過程,從字面上可以拆開為教誨和孕育,「教誨」含有積極行動的意思,分得更細一點,教是灌輸,使用比較集中和強大的力量,誨是導引,使用比較全面和輕柔的力量;「孕育」含有提供和營造一個環境的意思,分得更細一點,孕是從無到有,育是從小到大。我們要比較專注地談的是啟蒙教育,也可以叫做幼兒教育,雖然有許多觀念和原則,在整個教育領域裡是相通的。

  教育的過程可以說有三個面向:傳授(instruct)、引導(invite)和啟發(inspire)。

  一、傳授,是知識的傳遞:對才三、四歲,在古代進私塾、在現代進幼稚園的小朋友們而言,他們對語言、文字、算術乃至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都毫無或者只有薄弱的知識,因此教育內容的選擇是一個重要的事情,對現代的小朋友來說,還加上對第二國語言和方言的考量等等。

  二、引導,是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成:我們要以傳授為過程,以內容為載具,培養小朋友們探索(exploration)、想像(imagination)、模仿(imitation)、重複(repetition)和記憶(memorization)等的能力和習慣。

  三、啟發,是學習的興趣的培養和提昇:讓小朋友不但積極地投入目前的學習,從中得到快樂和鼓舞,更加會主動地追求、發掘新的學習領域和方向。我想強調這三個面向是相互為用、相輔相成的。

  讓我作一個對比,很不幸的,在今天「考試掛帥」的教育環境底下,教學的內容就是一綱一本,不可逾越的考試的範圍,學習的方法就是強記、死記、惡補加強,學生體驗到的是讀書的痛苦和考試的無理。

  中國古代小朋友上私塾時,啟蒙用的課本就是所謂「三百千千」,那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詩》。「啟蒙」就是從零開始,站在教育的觀點來說,那就是從完全沒有任何基礎開始,把基本知識和觀念,灌輸給初進入某一個學問領域的人。同時,小朋友們對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成,也是從零開始,他們不懂得任何方法,沒有什麼好的和壞的習慣,更何況讀書是一件快樂還是痛苦的事情,他們也毫無先入為主的經驗。當我們在一一來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詩》這些啟蒙教材時,也的確可以從這三個面向來評量這些教材。

第一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三字經》一開始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有人會問是不是《三字經》開宗明義即斬釘截鐵地採納了「人性本善」的說法呢?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觀點來看,包括哲學、心理學、生物學和社會學等,不同的觀點可能帶來不同的結論,但是如果我們比較狹義地從教育的觀點來看,那麼「人之初,性本善」這個說法是有它的道理的。

  啟蒙時期的小朋友像一張純淨的白紙、一塊無瑕的白璧,都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他們充滿了好奇心和想像力,願意去探索、詢問,會自然地模仿和記憶,這些都是天生的特質,從教育的觀點來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就是說這些與生俱來的善良本性,本來沒有什麼差別;「習相遠」就是說因後天不同的學習影響,他們的學問、能力、性格才會愈來愈不一樣。的確,站在教育的觀點來說,天才兒童和天生智障都是少之又少的,多數人沒有真的輸在先天的起跑點上,只是後天的影響讓他們的人生之路變得大不相同。

  有句成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指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了卻不一定優秀傑出,正是「習相遠」的意思。

  這句成語的出處是個有趣的故事:孔融是東漢末年人,是孔子第二十世孫,他家學淵源,而且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十歲時隨父親到洛陽,有一天,在一群大官的聚會中,他機智的談吐得到大家的讚賞,可是一位較晚到達的官員聽到其他人對孔融的讚譽,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地回答:「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我想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