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憤青

發稿時間:2014/01/25
本來是憤青
本來是憤青
作者|李尚儒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3/12/09

  年輕醫生李尚儒放棄人人稱羨的醫生身分,大膽從台灣出走祕魯,卻從此確定自己人生的定位。在資源極度困乏的祕魯貧民窟,他一肩扛下英語學校校長的責任,用意志力克服萬難,創辦國際志工組織,為學生奔走爭取獎學金。這不只是一段夢想實現的過程,更是一個年輕人訴說如何學會成長的故事。

文章節錄

《本來是憤青:追尋內心的明日山城》

我成了英語學校的校長

  第一個到校開門,最後一個離校鎖門……「校長」的一天工作加上通勤時間經常超過十二小時,但我甘之如飴。

校長兼工友,還插花當園丁

  「校長」聽起來高高在上,但實際上就只是「校長兼撞鐘」。簡單來說,所有大小事都歸我管。

  下午三點上課之前,我得到學校開門,因為鑰匙歸校長;同時也要最後一個離開,因為工友要鎖門。「校長」的工作,大到主持校務會議、家長會議;小到關門、趕狗、拿衛生紙清大便,還有學校有沒有水、廁所的馬桶有沒有壞、課桌椅有沒有修好、志工有沒有準時上課,加上調教具(例如某班臨時要二十支剪刀,要如何收集準備之類)、辦講座、做廣告宣傳、整理花圃……一天工作加上通勤時間經常超過十二小時,生活忙碌而充實。

  學校有一塊荒廢已久的小花圃,因為沒有人照顧,再加上這裡土質不好(全都是砂石,能好到哪),所以頂多只有兩株仙人掌。我去市場買些花跟樹苗,每天將切菜剩下的菜葉或廚餘帶到學校當堆肥,「儘可能」地澆水──水在這裡可是重要資源,花圃的重要性擺在馬桶衛生之後──最後倒也種出了點小成績:一片小花圃裡,除了花,竟然還種出青蔥,成了校園難得一見的景色。

  我的工作還包括調整雨季的上課時間。

  基本上這裡不太有「四季」的概念,約略區分成「乾季」和「雨季」而已。

乾季萬里晴空,恆常的蔚藍晴空,氣溫約攝氏十度到二十五度,舒適宜人。阿雷基帕的天氣「有口皆碑」,除了雨季之外。

  雨季集中在十一月到一月間,連續三個月左右的午後雷陣雨。

  也許一年只有兩、三個月的雨季,市政府並也就不在乎下水道工程,市區到處淹水,沒有柏油路的社區更不用提;大雨沖刷出一條河流,把社區周圍的砂石直接往市區裡沖,成了祕魯版的土石流。

  雨季上課對老師是惡夢一場。三點的午後雷陣雨正好是英語學校的上課時間,教室的牆壁材質不太好,漏水和發霉都是問題;屋頂更慘,由於當初只用便宜的波浪形鐵皮搭建,所以下雨天特別吵,老師講話的聲音永遠被雨聲淹沒。

  我們研擬雨季的上課時間很久了。其實雨季也正好是小朋友的暑假,所以我們把下午的課移到白天上;而且暑假小朋友的人數也會暴增,幾乎是平常的兩到三倍,調整成白天上課的好處是天氣好,也可以利用戶外場地進行課程。

  有時候學校也會因應小朋友的暑假作業、人數和英語課程安排一些活動。比如有些小朋友暑假作業中要求的實驗課程,這對物資缺乏的小朋友就造成小小的困擾。志工們會在網路上搜尋一些比較簡單、易做的物理或化學實驗,我們做過馬鈴薯燈泡、可口可樂火山、檸檬水寫字等等。實驗課大概是最熱門的吧,其中的「可口可樂火山」是小朋友的最愛,就是在可口可樂裡放一顆曼陀珠,在化學反應下讓氣體一擁而上,整個氣泡往上衝,噴得很高,感覺像爆炸,小朋友一哄而散,遠遠的觀賞,開心極了……

終於學會修馬桶

  雨季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缺水。

  但雨季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其他日子該怎麼辦?

  學校沒有水龍頭,一般家庭也都沒有,但約每二十幾戶人家就有一個「公用水龍頭」供應那一帶的居民用水。「有趣」的是,固定供水時間是凌晨三點到五點,家家戶戶(大部分是媽媽)就得排隊裝水。但我們並不住學校附近,怎麼辦呢?所以只好拜託跟學校關係比較好的幾位媽媽幫忙儲兩桶水,每天下午我再去他們家把水提回來。

  不過,從任何地方到學校都是布滿碎石子路的上坡路段,兩手提每桶十五公升的水,非常辛苦。

  這兩桶水,一桶洗手,一桶沖廁所。

  這間學校每天有超過八十個小朋友、十個家長和六到十名不等的志工,但只有一間不能沖水的馬桶;就更別提因人數眾多造成洗手、沖洗、「瞄準失誤」的災難了(大小便都有)。

  直到二○一二年年中,市政府不知道在哪裡找到一個巨大的水源,整個阿雷基帕一瞬間可用水量大增,社區供水也變得比較穩定,時間拉長,幾乎隨時都有水。這對大家是超級的好消息。我直接買了一條橡皮水管,直接從水龍頭接水到學校的水塔,用水問題迎刃而解。接著下來,得搞定馬桶了。

  我們學校擁有社區少見的抽水馬桶,就在幼幼班旁邊。少見歸少見,但是它壞了。之前供水不穩定,反正沒水,壞了也沒人理它。現在供水穩定,是修好它的時候了。

  其實原先的管線還可以用,只是儲水槽和沖水系統壞了。我去買水泥版的簡易儲水槽,再想辦法把零件兜齊(沒修過馬桶永遠不會知道裡面的零件有多複雜);雖然還會漏點水,不過足堪使用。

  上完廁所可以沖水,接著下來是洗手了。

  學校角落還堆著當初蓋學校時剩下的廢棄磚塊和木頭。我買了一個洗手槽和水管、水龍頭,用磚塊把洗手槽堆疊到小朋友的高度,然後把水管和水龍頭跟水塔連結起來。

  「Daniel,你來試用看看。」我抓學校的招牌學生來試用兼拍照。

  「還可以吧?」

  「可以啊!」他試用了一下抽水馬桶和洗手槽。

  「OK!OK!」

  如此一來,我們在學校辦活動或辦講座就有水可以清洗了,喔耶!「好酷!」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