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

發稿時間:2014/04/05
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
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
作者|一青妙
譯者|陳惠莉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4/03/20

  這本書是作者藉由已逝母親留下的食譜回憶與母親相處的點滴。文字雖樸實,卻讓人既感動又感傷。和母親在一起時的安心與快樂、失去母親後的寂寥與唏噓,每一幕寫來都動人心弦。也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文章節錄

《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

打掃和蘿蔔糕

  蘿蔔糕本身並沒有特別強烈的味道,可是卻是我定期就會有想吃衝動的食物之一。

  這或許是因為住在臺灣的時候,每個月至少會有一次利用星期日的中午和母親、妹妹及嬸嬸一起出門去「飲茶」的關係。我們固定去的地方是位於臺北市內的國賓飯店、六福客棧以及圓山飯店等飯店的餐廳。

  大都會和我們同行的人是被大家稱為小翠的大姑姑。小翠姑姑年輕時曾到日本的音樂大學留學,在家人中,她是父親之外,日語講得最好,又喜歡講話,個性詼諧的人。她總是大聲笑著,稱母親為「大嫂」,非常照顧我跟妹妹。

  母親經常一邊喝茶,一邊忘我的和大姑姑聊天,才看兩個女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著,下一秒鐘卻又看到她們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我看著她們的一舉一動,不禁深感佩服,她們臉上的表情、手、嘴巴竟然可以同時那麼忙碌的活動著。

  也許母親是靠著聊天來抒發她在陌生的臺灣生活所累積出來的壓力吧。

  對我來說,一個月一次的飲茶時間是可以享受到美味食物的愉快時間,然而對母親而言,也許就等於是現在所說的「姐妹會」一樣的活動。她因為極力控制個人情感而使得精神和活力銳減,而飲茶活動就是她重新充電的重要時刻。

  我們在中午十一點半左右抵達餐廳時,店內一半的座位幾乎都坐滿了客人,孩子的哭聲和太太們的笑聲響徹室內,充滿了活力十足且熱鬧的氣氛。光是置身於這種氣氛中,就夠讓人情緒高漲了。

  我們一坐下來便會先點茶水。烏龍茶是絕對必要的,不過有時候也會點茉莉花茶或普洱茶、菊花茶等。

  等茶水一送上桌,拉著手推車的阿姨就會立刻朝我們的餐桌走來,就好像有人一聲令下,一起為我們展示放在推車裡的點心,展開一場展示大會戰般。

  小蒸籠層層疊疊放在手推車裡,上面有加了糯米的燒賣、呈鮮綠色的翡翠餃子、從通透的外皮可以看到裡面的蝦子,看似美味十足的鮮蝦餃、高級的魚翅餃,以及一定不能少的小籠包等。手推車的阿姨們就像變魔術般,一個一個移開蒸籠的蓋子讓我們瞄一眼,一旦看到自己想吃的東西就得立刻用手指指明示意,否則馬上就會被略過。

  比較特別的蒸食要算是以雞爪蒸煮而成的「鳳爪」、用排骨蒸煮的「豆豉排骨」,以及我最喜歡吃的牛肚「金錢肚」。

  另外還有一道料理叫「腸粉」,是用米磨成的粉揉推成薄薄的皮,然後在皮當中放進蝦子或叉燒肉,捲起來蒸熟,澆上醬汁食用。這道菜吃起來非常滑嫩順口,往往在回過神後才發現吃太多了。

  另外還有春捲、像油炸包(將肉餡、粉絲、洋蔥等餡料包在麵粉裡,油炸而成的俄式點心)的「鹹水角」、油條、非吃不可的炒飯、粥、炒麵等,這些飲茶的料理菜色真是多不勝數。

  每一盤料理的份量都很少,這是飲茶的好處,即便人數不多,也可以享受到多種料理的美味。年紀尚小的我跟妹妹可以從主食吃起,包括馬拉糕、杏仁豆腐、蛋塔以及甜點,整個都吃上一輪,所以我們都非常喜歡飲茶。

  飲茶料理的種類是如此之多,所以我們總是會試著點平常鮮少吃到的料理來嚐鮮,儘管如此,我跟母親一定會點的一道料理就是蘿蔔糕。

  點蘿蔔糕時有一個「know how」。首先要對推著搭載有調理專用鐵板的手推車招招手,然後說「一份蘿蔔糕」。等個大約五分鐘,服務人員就會當場煎好三片香皂大小、四方形的蘿蔔糕。把盛在盤子裡剛煎好的蘿蔔糕沾上醋醬油吃進嘴裡,頓時就有「來飲茶了」的感覺。

  對我們家來說,蘿蔔糕是象徵飲茶的一道料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