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挑戰人生極限的生命紀錄

發稿時間:2010/03/13
凍:挑戰人生極限的生命紀錄
凍:挑戰人生極限的生命紀錄
作者|澤木耕太郎
譯者|KO譯工房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0/02/12

  這本書根據真人實事而寫,敘述日本的世界級登山家山野井泰史與其妻攀登喜瑪拉雅山,在8000多公尺高的雪壁上與山搏鬥的故事,讀來驚心動魄,是台灣少見的、紮紮實實的探險文學著作,也可讓讀者見識什麼是真正的登山。

  通常,爬7000公尺以上高山有兩種方式,團隊式包圍法,有後勤支援,可帶氧氣筒,比較安全;阿爾卑斯式登山法則是最極限的方式,不能走別人走過的路,不能帶繩索和氧氣筒,攻頂後直接回到營地。《凍》的主角是阿爾卑斯式登山法的代言人,被雪凍到截肢仍要繼續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挑戰生命極限。

  作者是報導文學作家,運用很多小說筆法,後事先寫,也寫山野井夫婦成長的經驗與夫婦志同道合的感情。泰史從年輕就愛登山探險,曾因父親反對自殺未遂,後來父親轉為支持;妙子婚前就是全世界最先登上8000公尺以上高峰的女性登山家,手腳20隻指頭因為登山截肢了18隻指頭,這樣的兩個人決定登上格仲康峰也就不足為奇了。

  山野井夫婦從西藏的格仲康峰北壁攀登,這是沒有人爬過的角度,從觀察、準備、訓練到真正攀登,若有錯誤的決定,將不可能回來;此行兩人遭遇雪崩等各種危險,經歷失明、差點失散的恐慌,以及低溫、飢餓、幻覺與死亡的襲擊,靠著臨危不亂與堅強意志,從死裡逃生返家,甚至不久後又開始自我訓練。

  在西方,探險是孩子的成年禮,探險家也輩出,東方長久以來除了漢代張騫開拓西域、明代鄭和下西洋,真正探險家很少。世界最高群峰主要在中國境內,仍未曾稍見中國探險文學作品。台灣不崇尚冒險,但任何行業要達到極致,不都需要如此超越極限的精神嗎?《凍》提醒人們,接受挑戰的決定要趁早,別讓人生平淡無奇。

文章節錄

  山野井攀爬著峭壁,心中突然感到莫名的悽涼。他真的很想讓妙子登上這座好山,登上這個好頂峰。上次為了讓妙子爬好山而去挑戰馬那蘇魯峰的西北壁,也碰上雪崩而沒能成功。這次挑戰格仲康峰北壁,還是以失敗收場。這真令他有些難過。

  再往上爬了一點,山野井又想起自己的背包裡面,還放著妙子的備用手套。代表他正背著如今毫無意義的東西。這又加深了他的悲傷。

  不過山野井之後會了解,妙子當時的決定拯救了他們兩人。不在登頂時耗盡體力,先回到帳棚中養精蓄銳的妙子,將在第二天的嚴苛下山行動中,發揮比山野井更強的力量。

  氧氣越來越稀薄了。而且每踢一次雪,腳尖就傳來一陣劇痛。山野井心想,如果繼續往上爬,或許回去得切掉一兩隻腳趾吧?

  山野井帶了光脈式血氧濃度計(Pulse Oximeter),是可以檢查血液中氧氣濃度的簡單裝置。平時的血氧濃度大概是百分之百或百分之九十九,但現在山野井把裝置夾在手指上一測,竟然不到五成,只有百分之四十而已。他也感覺每往山頂踏出一步,血氧濃度就要更少掉百分之一。

  抬頭看看山頂,不只下著大雪,還伴隨著強烈西風的雲海流移,有時還可以看見藍天。一切都是那樣美麗。

  山野井想要盡快登上頂峰。然而眼前的時光如此甜美,讓他流連忘返。

  這時候的山野井已經忘了妙子,成為一雙從天堂俯瞰自己的眼睛。他可以清楚地看見自己一個人,往山頂爬上去的英姿。

  他想起知名車手艾爾頓.洗拿(Ayrton Senna)曾經說過,在時速三百公里的車速下,曾經有一瞬間能看見一公分大小的東西。山野井覺得自己現在就處在那個狀態。全身感官能力完全發揮,透明清澈,外界的一切瞬間湧入腦中。即使雪花被強風撕裂為煙塵,在他眼中也是粒粒清晰可見。他知道這樣很好,他的狀態真的很好。

  他可以看見山頂的峰石(pinnacle)了。往峰石走過去,坡度慢慢減緩,即將到達真正的山頂了。站上山頂之後,天氣已經完全放晴,可以看見下面雪白的格仲康冰河。來到八千公尺的高海拔位置,大氣的顏色明顯不同了。以七千公尺為界,可以用肉眼看到大氣的層次分別,空氣的品質也有所不同。

  往基地營的方向看去,雖然不能清楚看見帳棚,但是他還能分辨周圍的地形。那裡也是一片雪白。似乎前天晚上降下了少見的大雪吧。山野井覺得自己離那雪白的基地營有千里之遙。

  而當下,他感覺到強烈的疲勞。

  —─這次真的太勉強了。

  然後他又閃過一個念頭。

  —─我還能活著回去嗎……?

  山野井在山頂待了一段時間,靜靜地環顧四周。往卓奧友峰的方位可以看見幾個相連的頂峰。但是他分不出來哪一座才是自己爬過的卓奧友峰。

  我爬上了一座好山啊,山野井對自己說。格仲康峰的難度,遠比他登過的K2要難上許多。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