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時代

發稿時間:2014/07/26
自戀時代
自戀時代
作者|珍.圖溫吉、基斯.坎貝爾
譯者|吳緯疆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07/02

  雖然每個人多少都有點自戀傾向,程度不一,但有些自戀是「過度膨脹的自信」,而自戀與自信的最大差異,在於前者完全沒有現實感,且對他人感受毫無同理心。這正是許多問題的來源。一本從社會現象讓你辨識出自戀者,看出問題,提供對治方法,既有趣又寫實的作品。

文章節錄

《自戀時代:現代人,你為何這麼愛自己?》

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裡,自戀不是有好處嗎?

  仔細聽聽這年頭的各種對話,你會常常聽到「競爭激烈」或「競爭力」。(「現在的競爭好激烈。」「如果那麼做,我們會缺乏競爭力。」)有時候,它甚至被拿來形容風格與品質。(「嘿,那件西裝很有競爭力。」)對於謀職、進大學、運動,大家都談競爭力。世人擔心國家無法在全球經濟中競爭,薪資高的工作機會會外流、減少,或者遭到刪除。在某些街坊鄰里,家長從小孩兩歲起就強調獲勝與競爭,試圖讓孩子進入最好的私立幼稚園。有些父母起步更早,購買以嬰幼兒為對象的「小小愛因斯坦」這種影音產品,或是在懷孕時就提早讓胎兒聽古典音樂。

  到了高中,對於獲勝的重視達到最高峰。大學入學的競爭變得十分激烈,有些學生甚至把高中的時間用來參加繁重的大學先修課程以及學測模擬考,還以高價聘請老師進行私人輔導,幫助他們寫出完美的入學申請論文。如今連某些州立大學都會刷掉四分之三的申請者。有些家長「幫助」孩子競爭的作法,是幫孩子做功課和報告,甚至一路幫到大學畢業。門診醫師指出,他們發現有愈來愈多的小孩遭受「重複施力傷害」(repetitive stress injury),而且年紀則愈來愈小,因為過去的世代通常進行輕鬆的即興運動比賽,現在的小孩從事單一運動的時間比較長,壓力也更大。家長在孩子的運動比賽上發生爭執;二○○○年,美國就有一名父親在孩子練習曲棍球時打死另一名父親。

  如果將「自我欣賞」與「競爭力」這兩種美國的核心文化價值觀結合在一起,很多人便認為,對競爭而言,永遠把自己置於最優先的地位是有必要的。要是這有助我們取得領先,我們就有興趣,而如果它是像自我欣賞那麼好玩的事情,算我們一份。「找一個沒有自我的人來,」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表示,「我敢保證那個人絕對是個窩囊廢。」

  當我們的跨世代自戀研究在二○○七與○八年被媒體報導出來之後,許多人都反應說自戀有其必要,尤其是在一個競爭愈來愈激烈的世界。這又是美式文化將自我價值與自戀混為一談,而且逐漸認為不顧一切取得優勢是可被接受的另一個例子。密西根大學的一名學生在網路上寫道:「進行這項研究的人又不必跟我們一樣每天面對那麼多競爭。為了成功,我們必須充滿自信,專注於自己。所以如果我們這一代比起先前的世代更著迷於『自我』,那也不是我們的錯。」聖地牙哥州立大學三年級學生卡蜜兒.克拉斯比在《阿茲特克日報》上寫道:「比起從前,現在的大學生承受的壓力更大。我們如果要迎接、並超越自己面對的挑戰,方法就是對自己有信心。感覺自己與眾不同是一種很棒的自我激勵方式。」來自亞特蘭大的二十七歲女孩羅蘭在《紐約時報》的評論版上寫道:「在一個人的生活與職業生涯中,自信與相信自己難道不是成功的基本要件嗎?如果那樣就叫自戀者,那我很驕傲身為自戀者。而且,也會很驕傲成為一個成功的自戀者。」

  普渡大學工程系學生麥克.諾蘭(Mike Nolan)在校園學生報《典範報》(The Exponent)上講得更直接。「我成長的這個國家會獎勵『能夠掌握人生』的人,所以你們這些認為這樣就是某種精神障礙的心理學家,或許應該拿你們那些鬼理論去批評別的蠢事。而我,麥克.諾蘭,會繼續努力,追求遠大的目標。」

  有些教育者也同意自我欣賞、甚至自戀是追求成功的必要條件。「在我們的社會裡,自戀行為是一種良好的特質。」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社會學教授馬克.佛雷克斯(Marc Flacks)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時這麼表示,「這是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所以學生很聰明,會設法尋找直達成功的捷徑。如果沒有以自己為優先的態度,你就無法成功。」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輔導與心理服務室主任鮑伯.波特諾伊(Bob Portnoy)在《林肯星報》上表示:「重視自我的觀念在這個國家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對我來說,那是健康的自戀。」

  這些懷抱善意的人全都認為,高度自信、甚至自戀會帶來成功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廣受歡迎且深植人心的普遍信念只有一個地方有問題,那就是它並不正確。

自戀與成功

  自戀者熱愛勝利的滋味 ,可是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其實並沒有優秀到足以獲勝。例如,自大的大學生(實際上並沒有比自己認定的來得優秀)在大學待愈得愈久,成績就愈差。他們也比較可能中途輟學。在另一項研究中,基礎心理學不及格的學生得到最高的自戀分數,成績拿到A的學生則自戀分數最低。顯然自戀者對於自己表現的看法非常不切實際,在他們應該放棄這門課(或做點果斷的事情,像是用功讀書)時還停留在自己飄渺的幻想中。

  換句話說,過度自信會造成反效果。這是有道理的;自戀者難以接受批評和從錯誤中學習。對於自己的缺點,他們也喜歡怨天尤人,但就是不檢討自己。第二,他們缺乏改進的動機,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已經達成目標了:如果你就出生在本壘板上,何必還要跑壘?第三,過度自信可能導致表現不佳。如果你認為你知道所有答案,就沒有必要用功。接著你考試卻不及格,真慘。

  在某個系列的研究中,受測者必須回答一般的知識性問題,像是「誰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接著他們評估自己對答案有多少把握,還有機會對結果下注。參與者不知道的是,這些是「公平賭注」(fair bet),所以對答案有百分之九十九信心的人,贏得的錢會比只有百分之六十信心的人來得少。這跟賽馬很類似,最受賭客喜愛的馬讓賭客得到的獎金最少(賠率一比二十五的小馬讓賭客得到的錢比賠率一比二的大熱門來得多上許多),或是像足球,每場比賽都有「讓分」。

  自戀者在這場賭局中表現很差。他們在答題成績上與其他人不相上下,可是對自己的答案比較有信心,因此往往下注太多,也太常下注。自戀者也展現他們偏離現實的註冊商標:他們一開始說自己的表現會比別人好,結果卻是更糟。勇往直前的自戀者又繼續宣稱他們在測驗上的成績比別人優異,未來表現還會更好。自戀者至少有一段短時間會活在幻想世界裡,認為自己成功了。他們甚至能在面對失敗時依然抱持這些信念。自戀能精準預測想像出來的成功――但卻預測不了真實的成功。

  自戀者也很喜歡自認為是個無所不知的萬事通,心理學家稱此為「過分宣稱」(overclaiming)。你對你的萬事通朋友說:「你聽過偉大的爵士樂手比利.史崔洪(Billy Strayhorn)嗎?」或是「你懂保羅.克利(Paul Klee)的畫嗎?」或是「你知道凡爾賽條約是何時簽訂的嗎?」對方會回說:「當然知道。」你可能會興致勃勃地繼續問他:「你聽過偉大的爵士樂手米爾頓.西遼斯(Milton Silus)嗎?」或者「你懂約翰.科麥特(John Kormat)的畫嗎?」或是「你知道蒙蒂塞洛條約(Treaty of Monticello)是什麼時候簽訂的嗎?」想看看他是否還是會回答「當然知道」――即便這些東西都是捏造出來的。這就是過分宣稱。有一項研究請受測者回答一百五十道問題,其中包括三十個捏造的陳述。自戀者果然是一流的過分宣稱者――他們實在太聰明了,連不存在的東西都知道。……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