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童年的祕密

發稿時間:2014/10/18
幸福童年的祕密
幸福童年的祕密
作者|愛麗絲‧米勒
譯者|袁海嬰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4/09/11

  這是關注兒童早期心理創傷及其對成年生活影響的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的第一本著作,也是他終身關心兒童受虐問題的經典之作。我們視為的「好」孩子或成熟穩重的小大人,在米勒的詮釋下,天才或早熟、懂事的孩子可能反而是一種悲劇,這些「美德」其實是童年心理或生理受虐的後遺症。本書讓我們檢視自己,修復生命,成為身心健全的人。

文章節錄

《幸福童年的祕密》

面對童年的真相

  經驗告訴我們,在治療精神疾病的過程中,我們唯一可以永久信賴的重要方法,就是去挖掘隱藏在每個人獨有的童年裡的情感經歷與事實。如此一來,我們是否就能徹底擺脫對童年的美好幻覺了呢?事實證明,也許因為事實的真相實在讓人難以承受,因此,人的幻覺無處不在,藏身於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可是,了解事實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逃避它的代價,將是嚴重的身心疾病。為了擁有健全的身心,我們必須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去發現那個只屬於我們自己的事實,這個事實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但它最終卻能使我們重獲自由。如果不這麼做,僅是滿足於頭腦中的「知識」,我們就會繼續被禁閉在幻覺和自我欺瞞的世界裡。

  沒有人能改變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因此,我們在童年受到的傷害是不會自動消失的。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可以修復自己,以重獲健全的身心。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便需要更仔細地洞察藏在自身內在的訊息,並把它有效地帶到意識中,這個過程肯定不平順,卻是唯一能使我們擺脫無形的童年牢獄的出路。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把自己從一個無意識的童年受害人,轉變為在現實生活中的有責任感的人。這樣的人由於清楚地意識到過去發生了什麼,因此能夠與那些記憶共存。

  然而,大多數人都適得其反,並不知道自己的過去仍在影響著現在生活,甚至,有許多人根本不想知道自己的過去。他們不自覺地生活在過往被壓抑的童年情景中,意識不到那些光景已不復存在;他們仍然對過去所害怕的事心有餘悸,並不了解它們儘管曾經真實,但早隨時間消逝。他們的生活被無意識的記憶、被壓抑的感情和需求主宰,幾乎決定了一切。

  壓抑童年所經歷的可怕虐待事實,使許多人不但毀滅了自己,也斷送了他人的生活。他們那無意識的對報復的渴望,很可能使自己捲入暴力的深淵,燒屋毀店,對人施暴,透過這種毀滅的方式,他們掩蓋屬於自己的事實,以避免再次體驗到孩提時承受過的絕望折磨。這種暴力行為經常以「愛國主義」,或各種宗教信仰的名義發生。

  另有些人,則是在各式各樣的自我折磨和自虐行為中,主動地、或無意識地延續著曾經強加在他們身上的痛苦,卻自認為這些行為是種「解放」。有些女子在乳頭穿洞,掛上乳環,並因此獲得上雜誌機會;她們驕傲地宣稱這麼做不會疼痛,甚至覺得好玩。她們所說的都是真的,因為在很小的時候,她們就必須學會不對疼痛產生感覺,所以到了今天,她們也會不計代價地去避免感覺到那個被父親強暴的小女孩心中的痛苦,並被迫去想像那是很好玩的事。

  被壓抑的痛苦還會以更個人的形式表現出來。譬如一個小時候受過性虐待的婦女,會一直竭力否認她童年的真相,為了避免體驗痛苦,她會不斷借助男人、酒精、吸毒或事業上的成功來逃避過去。她需要不斷的興奮來隔離孤寂,哪怕只是一點點寂靜的時刻,都會使她重溫童年那難以忍受的孤獨。對她來說,那比死亡更可怕,因此她將繼續內心的逃亡,除非有一天明白,了解對過去情感其實會帶來解脫,而不是死亡。

  對童年痛苦的壓抑,不但會影響人們的生活,也會影響社會的禁忌。傳記通常都把這一點描述得很清楚。譬如在閱讀某藝術家的傳記時,讀者常會感到這些人的生活好像都開始於青春期,而在那之前,我們被告知他們都有過一個「愉快的」、「和諧的」或「平靜的」,或「貧乏的」或「充滿了刺激」的童年,但傳主具體的童年到底是什麼樣子,似乎引不起傳記作家們的興趣,好像一個人全部生命的根基並非埋藏在童年裡似地。下面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亨利•摩爾(Henry Moore,譯案:一八九八~一九八六,英國著名雕塑家,世界最傑出的兩個現代雕塑家之一,另一個是奧古斯丁•羅丹)在他的回憶錄裡描述,當他還是個小男孩時,經常幫母親塗抹一種油,為她按摩背部以減輕風濕痛。讀到這些,我對他的雕塑突然有了新的理解:對於那些巨大而傾斜著身體的女人的塑像和她們細小的頭,現在我可以透過一個小男孩的視角,在她們身上找到那個母親了。她的頭高高在上,呈逐漸消失狀,而她的背卻緊貼在他眼前,無限放大。這個細節對許多藝術評論家來說可能毫無價值,但對我來說,它卻說明了這個小孩的童年經驗是如此頑強地保留在他的無意識之中,當他長大成年,能夠自由發揮想像力的時候,這些早期經驗便在他心中喚醒無數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現在,摩爾的記憶不再與任何創傷事件有聯繫了,所以可以不受干擾地保留下來。但是,童年中的每一個創傷經驗卻仍深藏、幽禁在黑暗之中,而打開理解這個童年後來生活之門的鑰匙,卻和這些經驗一起被埋藏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