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裡也不錯

發稿時間:2015/01/10
待在家裡也不錯
待在家裡也不錯
作者|葛瑞琴‧魯賓
譯者|尤傳莉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14/12/01

  葛瑞琴繼《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之後,再次溫暖落筆。這回鎖定「在家」主題,無論物質或心靈層面,都不漏錯,總能挖出幸福快樂金礦,誠如書中所引金句:「能夠將遠方豐厚財富帶回家的人,其人必然身懷豐厚財富。」果真是幸福不必遠求,在家找就有。雖屬洋書,但與中文讀者頗能共振。

文章節錄

《待在家裡也不錯:過得還不錯的一年2》

快樂就是……

買東西的時候用心挑選,買來之後好好珍藏

  很多看似「物質主義」的行為背後,其實有著別的原因,不能一律將所有購買行為都解釋為「炫耀性消費」。比方說,我有個朋友老是搶先去買最新的科技商品,不是為了顯示他買得起,而是因為他真的對科技著迷。女人買衣服的動機也是個謎,有些人喜歡漂亮衣服是為了讓自己開心,不見得是為了展示給別人看,儘管這也是目的之一。

  買東西,或是為這些東西拍照、寫使用心得,是我們與世界銜接的一種方式。當我們對一種事物感興趣,我們表達興趣的方式,通常就是研究、逛街、購買、收藏。喜歡藝術的人會去博物館,如果負擔得起,通常也會想買藝術品。喜歡做菜的人,會享受買廚房工具和食材的樂趣。我們常會渴望購買並擁有我們所愛的東西,即使不見得真的需要。我偶爾才會想讀《富蘭克林自傳》,而且我們家附近的圖書館裡有兩本藏書,但我還是想自己買一本。當我們擁有某樣東西時,常會想拿給別人看,和別人分享。

  很多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之所以珍貴,並不是因為很昂貴或奢華,而是因為它們代表的意義,例如很多不值錢的小裝飾品──自製的物件,舊書,老照片,古怪的收藏等等。但由於我們常常不希望自己顯得太過物質主義,所以我們往往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和心力,去思考這些東西可以如何增進我們的快樂。

  擁有很少東西的人,會快樂嗎?當然會。幾乎一無所有呢,會更快樂嗎?是的。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包括我)其實只要買得明智,買一點東西,也同樣可以帶來快樂。

外在整齊,能讓你的內心平靜

  對付凌亂,是我生活中一場永不停止的戰役。據估計,一般美國人每天要花將近一小時找東西;「肥皂與去污劑協會」也提醒,清除凌亂會減少四○%的家務。但研究拖延的專家皮爾斯.史提爾(Piers Steel)指出,清除凌亂空間是人們最常拖延不做的活動之一。

  我是那種住旅館也會把床鋪整齊的那種人──連退房當天早上都不例外,因此當我認真檢視,就發現家裡擺錯位置的東西多得驚人,有的還擺了好幾年。

  比方說,四年前,為了要聽一捲催眠錄音帶,我把一台老舊的隨身聽找出來,用完後就隨手放在臥室書架裡的書上,那台隨身聽從此就擺在那兒,動都沒動過了。還有兩個沒電的鬧鐘、走道角落一疊沒看過的書堆、還有一面靠在牆邊的鏡子。

  在《待在家裡也不錯》的生活實驗中,我發現這幾招滿有效的:

  走到哪,清到哪。當我發現不新鮮的玉米片,或是看到一塊乾掉的牙膏漬,我會第一時間清乾淨,而不是「稍後再來清理。」

  沒完成的計畫,放棄吧。要完成一件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乾脆放棄。我家裡凌亂(也可以說是我心裡的凌亂)來源之一,就是看到未完成的計畫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例如清點玩具櫃時,我看到一盒組合玩具,是要組合出一個袖珍山景的。當初在店裡買下時,伊萊莎和我覺得看起來很好玩,計畫要一起合作。但回家來打開盒子,才發現幾頁印得密密麻麻、令人困惑的使用手冊。「看起來很困難,」當時我說:「改天再來做好了。」結果,那盒玩具一放就是好幾個月。現在,我決定把裡頭有用的東西拿出來,放進我們的藝術器材中,然後把盒子丟掉。

  只買需要的東西。買東西,通常只會讓凌亂狀況惡化;但有時候,買東西也會有好處。我向來是買太少那種人,例如我一次只會買一瓶隱形眼鏡藥水,也不會買功能太特定的東西(比方說筆記電腦包或雨鞋),我不用女性化妝包,而是重複使用一個塑膠夾鏈袋。我常告訴自己「或許我不真的需要」或「下回再來買好了」,但也因此,常常讓自己缺了需要的東西,或是使用一些不完全適用的東西,徒增不必要的煩擾。這回,我終於逼自己買了一個新的烤麵包機。

  桌面不是讓你用來堆東西的。有回我去洛杉磯看我妹伊麗莎白,我發現她廚房工作檯面雖然很擠,但她的餐桌卻空蕩又美觀,印證了這樣的觀察一點沒錯:乾淨的區域通常會保持乾淨,亂糟糟的區域會更亂糟糟。桌面應該是用來進行活動,而不是用來堆放東西的,我告誡自己,要盡可能把所有的表面清乾淨。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