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

發稿時間:2015/02/21
大路: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
大路: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
作者|張贊波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08/27

2014開卷好書獎‧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推薦理由:紀錄片導演張贊波在一條高速公路的工地匍匐3年,用心觀察、用鏡頭和筆拍攝了中國崛起背後的社會廢墟。一個個生猛有力的故事呈現「中國特色」的官商勾結、貪腐暴力,以及弱勢人民在「和諧維穩」體制傾軋下的無奈與掙扎。(藍佩嘉)

               ——轉載自《中國時報‧開卷》

文章節錄

《大路: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

「和諧拆遷」

  二○一○年秋天的某個清晨,我又爬上了歐婆婆屋後的那座無名石山。往北望去,正可看見這條成長中的道路,頂著曙光,一路從北至南穿山越嶺而來—像一張正在被時光顯影的底片,面目一天比一天清晰起來,漸露出龐大而綿長的雛形。相比於春天時的情景,腳下的這座石山已經面目全非。原先茂盛的灌木叢日漸凋零,枯萎的葉片上佈滿塵土。碎石遍佈。石山一側,被炸掉了一半,露出了灰白色的陡峭崖壁,而崖壁下的山地已被夷平,變為高速公路的路基。

  從去年冬天開始,修建敘懷高速公路而引起的徵地和拆遷就已經如火如荼,全線需徵用土地多達八千三百七十一畝,需拆遷房屋八百二十八戶;僅辰溪縣境內,需徵用土地二千一百多畝,需拆遷房屋二百四十多戶,歐婆婆家正是其中之一。對於當地政府來說,協助高速公路進行拆遷,無異於一次堪比戰爭的「大會戰」。中國官方語言裡,一直用戰爭術語表達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動員。就在不久前,我看到道路旁邊一幅讓人記憶深刻的標語:

是英雄,是好漢,三年會展比比看

  辰溪縣政府的門戶網站「辰溪網」上,也有一篇名為《辰溪縣打響漵懷高速公路徵地拆遷大會戰》新聞, 標題就用了「打響」和「大會戰」兩個軍事詞彙。而二○一○年三月九日的《湖南日報》,更是刊發了整版的長篇通訊《懷化市在建高速公路徵地拆遷紀實》,以「革命浪漫主義」的文風,激情地描繪著這片土地上的巨變:

延伸,延伸,不斷地向前延伸 !

  初春的五溪大地,到處都是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從雪峰山下,到沅水河畔,從麻陽苗寨,到通道侗鄉,彩旗獵獵,機械轟鳴,群山沸騰。懷通、吉懷、新漵、漵懷四條高速公路建設大軍在數百里沿線擺開戰場,揮汗如雨,晝夜不停,破土前行。

  文章用「大軍」表示修路工人,工地則被形容為「戰場」。文章後面關於拆遷的描述,則被形容為一場「攻堅戰」。即便是夜晚,依舊在開戰,所以「營火點點」。類似軍方的「指揮部」,是這場拆遷戰爭的總統帥,此外,還有「助戰」的方方面面,如國土、交通、林業等部門。

  旌旗展,千軍萬馬上高速,雪峰山下的懷化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征地拆遷攻堅戰,只見戰疆長臥,營火點點。

  《湖南日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宣傳國家意識形態的「黨的喉舌」。它的報頭題詞出自毛澤東一九六四年的手筆。這個最著名的湖南人不光是政治家,也是深具「革命浪漫主義」氣質的詩人,更是中國共產黨裡最能鼓蕩風雲的一條「喉舌」。他親筆寫下了很多篇戰鬥檄文,並直接以社論形式發表在各類黨媒體上,不斷鼓蕩起一個民族的瘋狂和荒誕。很顯然,這篇通訊的文風儼然有幾分毛的氣質。文風還是次要的,關鍵是真相再一次被篡改。對於讓當事者棘手和頭疼的拆遷,這篇通訊從頭至尾都是空泛的謳歌,尖銳的社會矛盾和複雜的人性糾葛卻蕩然無存,只剩下被過於美化的現實,以及被過於粉飾的太平:

  他們深知,幹部付出的是心血,百姓讓出的是土地,而他們留下的則是希望。面對簡陋的村寨、淳樸的鄉民,施工方常常義然而動。

  懷化人如同當年三線建設修鐵路一樣,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建設中,默默地承受著一切犧牲。桃李快熟了,楊梅快紅了,辛勤耕耘的橘園盛產了,安居樂業的房屋修好了。但是高速公路快要開工了,怎麼辦?農民磨利斧子—砍!強忍心痛—拆!

  路地攜手,和諧拆遷,換來的是濃濃的「魚水情」。麻陽苗族自治縣蘭村鄉泥溪村的村民,就像當年支援解放軍一樣,主動為駐紮在深山老林的十四標段送米送菜,每逢傳統節日,還殺豬宰羊,自編自演節目慰問施工人員……

  看了這樣的文字,我的心中升起一股無法遏止的虛無感,恍惚中,我以為自己穿越去了一個異度空間。因為在拆遷中,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那些尖銳糾紛,在官方的媒體裡幾乎不見蹤影。我的攝像機拍下並見證的那些世事,絕非文中描述的「和諧盛景」。如果這篇報導也算「紀實」的話,那我的紀錄片絕對就是百分百的科幻片。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