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會成真

發稿時間:2015/03/14
有一天會成真
有一天會成真
作者|科學松鼠會和它的朋友們
出版社|華滋出版
出版日期|2015/01/23

  看完電影,你是否常和好友討論得面紅耳赤,不亦樂乎?科學松鼠會聚集了最狂熱的「我要討論電影!」的科學中毒者。昨天的科學,成為今天的電影,又將在明天成真?從動植物基因、程式密碼,到最新的宇宙科技,科學松鼠要告訴你電影中燃起你興趣的科學秘密。  

文章節錄

《有一天會成真:科學松鼠的電影科技教室》

《侏羅紀公園》大起底◎刑立達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哈蒙德博士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一隻吸了恐龍血、被困在琥珀化石中的古代蚊子,他從蚊子體內的恐龍血中提取出DNA,複製出真正的恐龍,並建造了一個「侏羅紀公園」。沒想到,公園發生意外事故後又遭人破壞,恐龍逃出造成了災難性局面……

  對於古生物愛好者來說,《侏羅紀公園》三部曲是不折不扣的神作。當年,還在讀小學的我聽到這部電影終於被引進,便節約了15天的零用錢,走進電影院,貓起來連續看了三次。在影片誕生近20年之後,已經拼殺於恐龍屍骨中的我,寫下這句話的時候,手依然會顫抖。

  對「80後」恐龍愛好者而言,除了日本的《恐龍戰隊克塞頓》的「特攝」恐龍以及《十萬個為什麼》中只有三頁的恐龍介紹之外,幾乎再沒有什麼途徑來瞭解這類神奇的動物。而1993年好萊塢那轟然一聲驚雷響,恐龍瞬間從紙張上、特攝模型中活過來了。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撐起了至少整整一代人的恐龍情結。

  即便是在恐龍文化已經根深蒂固的美國,《侏羅紀公園》也意義非凡。此前的恐龍電影習慣於依賴定格動畫或真人扮演,而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就像高尚的絕地武士,第一個站起來面對困境,電腦CG製作的恐龍成為電影歷史上一道分水嶺。影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由數字技術創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實皮膚、肌肉和動作質感的角色。

  《侏羅紀公園》開場不久,一頭腕龍在吃樹上的樹葉並仰天長嘯的情景,不僅讓影片中的科學家們目瞪口呆,就連銀幕下的觀眾也都開始懷疑起自己的眼睛:這種已經滅絕了上億年的動物居然能夠在人世間的銀幕上重現?這種震撼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所能帶來的,這是遠古生命帶給我們的、超越時空直達心底的感動,生命的偉大在此時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在晚白堊世那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之後的第65,001,993年6個月11天,拜《侏羅紀公園》所賜,滅絕多時的恐龍在這一刻得以借屍還魂了!

那些人

  影片有一個不為人常提及的偉大之處,就是導演史匹柏充分尊重了古生物學家的意見。在古生物學家的幫助下,恐龍第一次擺脫了冷血的傻大個兒形象,滿腔熱血地向新世紀奔去。

  對影片貢獻最大的兩位古生物學家,一位是「恐龍牛仔」約翰.霍納(John R. Horner),另一位便是我的導師,「拼命三郎」菲力浦.柯里(Philip J. Currie)。前者是熱血恐龍論的頭號鼓吹者,後者則是肉食性恐龍的世界權威。

  先說我的導師菲力浦.柯里,他榮幸地被當成了片中古生物學家的原型人物。據說劇組來到他身邊,觀察多時,記錄滿滿,回去就造就了活靈活現的古生物學家亞蘭.葛蘭特。

  片中的格蘭特愛恐龍如命,一心想把整個蒙大拿州的恐龍「解放」出來;喜歡嚇唬小孩子,片頭他就拿出恐龍大爪子,在小孩子肚子上比劃,「會把你開膛破肚哦!」——柯里就是這樣的人。他全身心愛著恐龍,恐龍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並列於家人;他愛死了野外挖掘,最大的願望就是死在挖掘現場;他童心未泯,經常在走廊上給我來上一拳,或者逼我吃烤不到兩成熟的牛排,說恐龍都是這樣過來的。

  再說霍納。據說,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霍納一直對史匹柏比手畫腳,這裡不對,那裡要改,不改我就躺在攝影機前打滾了(他真做得出來)。

  霍納是一個神奇的人。他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變成「後段班學生」,老師們都認為他是故意偷懶或者根本就是一個「白癡」。但他從小就對古生物學極感興趣,即便每門課程的成績都慘不忍睹,但只要一有長假,他就會到圖書館裡研讀科學類的叢書。進入大學對於霍納來說更是悲劇的開始,他花了七年還是沒有取得學位。窮途末路之際,他給所有古生物博物館寫信求職,終於在普林斯頓大學古生物部謀到個化石標本管理員的職位。從此,他便全身心投入他所愛的事業中去,在野外展開瘋狂的挖掘工作。

  不久,老天終於為這位恐龍學界的「阿甘」露出了笑臉。1978年夏天,霍納及好友馬凱拉(Bob Makela)來到落磯山丘竇鎮勘查化石。這裡有一間石頭小店,為了瞭解情況,霍納與店主老太太聊了起來,得知此地只有些鴨嘴龍的零散化石,覺得有點失望。此時突然天色一變,大雨傾盆。

  下雨天留客天。老太太便留霍納哥倆喝杯熱咖啡,或許老太太覺得眼前的兩個小夥子有點學問,便拿出了一個咖啡罐,說裡面有一些前幾天在蛋山撿到的小化石,想請客官幫忙看看是什麼。說著就把咖啡罐一倒,小骨頭滾落在霍納與馬凱拉面前。霍納哥倆不看則已,一看嚇一跳,激動得半響說不出話來——眼前是北美第一個恐龍的胚胎化石!霍納一下子名震學界!

  由於霍納有著長年累積的古生物學知識與經驗,史匹柏找上門去,拜託他讓電影中的恐龍變得更為生動逼真。霍納說過:「我知道我和別人不太一樣,不知道從何時起,我的思考方式就與一般人不同,但我因此能提出不同的觀點,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角度!」他沒讓史匹柏失望,他為影片中破殼而出的恐龍寶寶安上了小蛋齒,這一小細節令恐龍變得栩栩如生;然後,他踢飛了拖著尾巴的暴龍模型,告訴劇組:「暴龍不是長這模樣的!」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