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組織管理

發稿時間:2015/05/23
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組織管理
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組織管理
作者|彼得.杜拉克
譯者|余佩珊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15/05/01

  台灣社會已邁向公民社會,社會企業發展也逐漸累積了一些成功經驗,在即將進入蓬勃發展的重要時刻,正需要嚴謹的管理來落實理想。對於非營利組織為什麼需要「管理」,彼得‧杜拉克一語道破:「非營利組織是以造福人類為目的,由於缺乏企業界所謂的『底線』,所以更需要借重管理來貫徹使命的達成。」非營利組織的出現,是為了要給社會帶來改變,一切都是從「使命」開始的,彼得‧杜拉克提醒組織的領袖,一定要時時檢視自己的使命,同時要透過管理來落實,「使命」並不是浪漫的夢想,而是非常理性務實的具體行動。

文章節錄

《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聖經:從理想、願景、人才、行銷到績效管理的成功之道(20週年紀念版)》 

前言

  四十年前,還沒有人去討論什麼是「非營利組織」或「非營利部門」。醫院就是醫院,教會就是教會,而男女童軍不過都是童子軍罷了。如今所有這類機構都冠上了「非營利」的名稱。這是個反義詞,告訴大家這些機構並不屬於什麼樣的性質。但這樣至少讓我們意識到,不管這些機構各自關注的重點是什麼,彼此仍有一些共通處。

  我們也已經領悟到他們的「共通處」在哪裡,重點不在於這些機構和企業機構大異其趣,從事的都是不牟利的活動,也不在於他們不屬於政府機構,而在於他們所從事的事業與企業、政府都大不相同。企業供應貨品或勞務;政府做的是控管工作。顧客一旦購買了產品、付了錢、滿足了需求,商人的任務就算達成了。政府的政策如果推行順利,也就善盡了職責。但非營利組織供應的既不是貨品勞務,也不是控管的功能。他們的產品既非商品,也不是法規,而是脫胎換骨後的個人。所以,非營利組織是造福人類的媒介,產品可能是治癒的病患、受到教化的孩子,或是學會自尊自重的年輕人;總而言之,他們的人生從此變得不一樣了。

比任何組織更需要管理概念

  四十年前,在非營利組織中,「管理」是個很糟的字眼,含有「企業」的意思在內,而非營利組織和企業絕對毫無關係。的確,許多機構都相信自己完全不需要像管理這樣的玩意兒。畢竟非營利組織不必擔心盈虧的問題。

  對大多數人來說,「管理」這個名詞仍然代表企業管理。老實說,報紙和電視記者在訪問我時,都對我在為非營利組織工作而感到驚訝。「你能為他們做什麼?」他們問我,「幫他們募款嗎?」我回答:「不是,我們一起為組織制定使命、討論領導和經營的方向及方法。」記者通常會說:「這是企業管理呀,對不對?」

  但是,非營利組織都知道,正因為他們沒有企業經營的傳統底線,因此更迫切需要管理概念。他們需要學習如何善用管理之道,他們更需要借重管理來完成使命。說真的,現在大大小小的非營利組織都不約而同地湧現一股「管理熱潮」。

  儘管如此,專門針對非營利組織而設計的管理或領導教材,到目前為止還是少得可憐。許多這方面的資訊都是應企業界需要而發展出來的,並沒有兼顧到非營利組織的特性或特殊需求:例如不曾探討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而非營利組織與企業、政府機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使命;此外,對於什麼是非營利工作的「成果」、推銷服務和獲取贊助金時應採取什麼策略,或是如何因應內部創新和改革時所面臨的挑戰(因為機構大多仰仗志工的協助,無法隨意指揮調動人員),也都缺乏討論。下列的資訊則更貧乏,例如: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和組織的具體狀況;董事會在非營利組織中扮演什麼不同的角色;如何吸引志工加入組織,培訓他們,協助他們並達成績效;如何與各式各樣的支持與贊助群體維持良好的關係;如何募款和開發基金來源;或是如何處理個人疲勞倦怠的問題——由於非營利組織的工作人員通常都全心奉獻、全力以赴,因此這類問題特別嚴重。

  非營利界極度渴望能夠有一套為他們量身訂做、專門探討他們的切身處境和問題的資訊,我的朋友巴福德(Robert Buford)因此建立了社群領袖聯線(Leadership Network)。我有幸與巴福德一起挑起這項重要的任務,並孕育出本書的寫作意念。

  非營利組織可說是近四十年來美國家喻戶曉的輝煌成就。本書即是以這項體認揭開序幕。在許多方面來說,非營利組織都是「高成長行業」,像是健康服務機構,例如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不但在疾病研究領域中領先群倫,他們的疾病防治和醫療工作也令人刮目相看;社群服務中有美國男童軍總會(Boy Scouts of the U.S.A)和美國女童軍總會(Girl Scouts of the U.S.A.),兩者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男性和女性組織;還有快速成長中的教區教會、醫院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非營利組織,紛紛在變遷快速且動盪不安的美國社會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成為社會行動的中堅力量。非營利界造就了美國的「公民社會」。

今天面對的挑戰

  不過到了今天,非營利組織要面對的則是非常不同的艱鉅挑戰。

  首先是要把捐助者(donors)轉變為貢獻者(contributors)。在總體數量來說,現今美國的非營利組織所得到的捐贈,要比我剛進入這一行時多好幾倍,可是在國民生產毛額所占有的比例仍然維持不變。我認為這實在令舉國上下顏面無光,因為它表示相對而言,受過良好教育、生活富裕的年輕一代,要比他們窮困的藍領階級父母過去付出或捐獻得更少,真可說是教育的一大失敗。我們知道,今天再也不能期望從「捐助者」手中拿到錢,因為他們已經變成了「貢獻者」。我認為這是橫亙在非營利組織面前的首要任務。

  今天的任務不只在於如何獲得更多的金錢來完成重要的任務,其中「施予」的觀念尤其重要,唯有如此,非營利組織才能實踐一項共有的使命:滿足人們對於自我實現以及實踐理想、信念的需求。讓捐助者脫胎換骨成貢獻者,表示每個人一早醒來、攬鏡自照時,看到的是他想看到的自己,一個負責任而關懷鄰里的好公民。

  第二項對非營利組織的主要挑戰是:提出對社群(或社區)和對整體的目的。今天,大多數人都住在大都市和市郊住宅區,比較少住在小鎮上,但小城鎮是他們從小生長的地方。雖然他們脫離了早先的生命泊碇港口,但仍然需要有社群或社區的歸屬感。為非營利組織做志願工作,不管是為當地女童軍軍團工作、在醫院裡當志工,還是在本地教會的查經班中當班長,都為許多人帶來身處社群或社區的感受,找到了人生的目的和方向。我與非營利組織的志工聊天時,會一次又一次問他們:「你為什麼願意付出這麼多時間?正職工作已經夠你忙的了。」我總是聽到同樣的答案:「因為在這裡,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這裡我奉獻自己,在這裡我是社群的一份子。」

  非營利組織是美國人的社群組織,讓民眾有能力去表現自我,而且有所成就。正因為志工不支薪,無法從薪資報酬中獲得滿足,他們必須在自我奉獻中得到更大的滿足感,非營利組織應該把這些人視為不支薪的員工,不過大多數的非營利組織在這方面都還有待加強。在此我不要說教,而希望能藉由成功的範例指引他們如何去做。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