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經濟

發稿時間:2015/07/25
失衡的經濟
失衡的經濟
作者|史蒂芬・羅奇
譯者|洪世民
出版社|寶鼎出版
出版日期|2015/07/03

  美國、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而雙方貿易也一直處於互相依存、角力的失衡狀態。本書作者為摩根士丹利前亞洲首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長期研究中美關係,被譽為「華爾街的中國通」。他認為,「再平衡」才是世界經濟的唯一出路。再平衡需要時間和極大的心力,美國和中國有機會以身作則。

文章節錄

《失衡的經濟:美中「再平衡」戰略大藍圖!》

美中再平衡

  戒絕惡習對任何經濟體來說都是難事,但美國和中國已別無選擇。雖然表面強健,卻為同樣的弊病所苦:它們是當今世上最失衡的主要經濟體。猶如一枚銅板的兩面,中國和美國自成一類,且無人能及。沒有任何失衡的經濟能永續發展。只是這個訊息什麼時候才會被聽進去,又聽進去多少的問題,現代史上最戲劇性的警訊──二○○八至○九年的大危機和大衰退──就傳遞了非常強烈的訊息:再平衡的時機迫在眉睫。

  儘管面臨誘惑,美國和中國都不能冒險什麼也不做。在這兩者之中,中國似乎明白了,它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就是結構性變革的藍圖。但美國似乎遠比中國不願接受再平衡的必要,更別說擬訂計畫來實行了。但既然這兩個國家過去的不平衡是共生的,它們經濟的再平衡也必須互補,共依存的命運,取決於它們能否在未來幾年,找到因應共同挑戰與機會的共同點。

  對於像美、中這樣兩個共依存的經濟體,再平衡是相當特殊的挑戰。在許多方面猶如連體嬰的美國和中國,並未留意日積月累的不平衡,已對彼此看似共生的關係造成損害。如果它們攜手解決這些問題,發生顛覆性反衝的風險應該就很低,但萬一它們沒有呢?

  近年來的危機就是警訊,提醒兩者不行動的後果。目標無可爭論:新中國必須變成更消費者導向的經濟,新美國則必須再次成為生產者導向的經濟。有爭論的是雙方是否有政治意願來完成轉型。再平衡及它需要的結構性變革,不可能沒有痛苦與犧牲。這就是從政者免不了踉蹌的地方──無論他們代表哪一種制度。

消費力量大匯聚

  生產者經濟體沒有消費者社會的習性。雖然三十多年來,中國極精煉的生產模式,有著卓越的成就,但那是犧牲中國消費者達成的: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消費者向來不是被優先考量的對象。「十二五規劃」是第一次大規模的變革──但那只是目標,而非詳盡的路線圖。

  中國要怎麼變成消費者呢?基本處方很明確:服務導向的工作加上都市化驅動的平均所得提升。接著要挹注資金給無所不包的社會安全網,而後一轉眼──所得豐沛、愈來愈有安全感的中國消費者會猛然驚醒。這是很棒的故事,是以縝密的分析及總體經濟理論為依據,但中國需要更多條件才能成功。數個世代的中國人幾乎對現代消費社會的規範和習慣,一無所悉。提供他們任意購買的能力是一回事,鼓勵他們改變態度、趨向選擇性消費(discretionary consumption)是另一回事,再平衡不是行為再造工程。什麼樣的魔法,能將這些生產者變成消費者呢?

開放是一切的答案

  這種從活命到成長的轉變,是早期拼圖的關鍵拼塊。兩個字道盡一切:「開放。」藉由鼓勵外國直接投資和隨外國資本及專業注入的技術轉移,中國打造及學習如何經營走在時代尖端的生產、裝配和配銷平台,這是最終生產者的真實奇蹟。

  今天服務業也有類似的機會。這個轉型不像在騷動的一九七○年代晚期那麼急迫,但如同溫家寶的「四不」所警告,不行動的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中國逐漸累積的內部不平衡,以及其兩大外需市場,美國和歐洲反覆遭遇危機和餘震的傾向,都凸顯了這種可能性。一如它曾引進西方技術和工序,讓生產者文化迅速成熟,中國也必須做一模一樣的事情,塑造現代消費者社會的表徵。

  將它十二兆美元的服務業成長富礦,開放給外國公司,將是朝此方向的決定性一步。既然在現代服務業的藝術及實務上經驗不足,中國必須和西方信譽卓著的公司建立合作關係,這方面有相當翔實的紀錄可以參考。

  金融服務方面的一項試驗性計畫,即為一例。一九九○年代中期,朱鎔基總理恍然明白,沒有全球投資銀行籌措資本的能力相助,中國不可能實行積極的國營企業改革方案。但中國沒有這樣的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合夥的摩根士丹利應邀進中國,發展這樣的金融服務能力。不到十年,中國已將一家新的合資公司: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打造成具有世界級投資銀行的實力。

  琳瑯滿目的子公司和經銷網也有類似的例子──從速食店及飲料業者(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飯店〔聖瑞吉、香格里拉(Shangri-La)、凱悅(Hyatt)〕到航空公司(港龍航空,後為國泰航空收購)和顧問業〔麥肯錫、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PWC)和安永會計事務所(Ernst and Young)〕。在上述所有例子,中國皆仿效CICC的試驗性創舉──利用外國服務供應商的專業,打造可擴充的國內服務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未來的服務業富礦,可能對中國的消費者如此重要。透過開放,並與世界頂尖服務供應者合作,中國可以引進配銷、系統解決方案、行銷和技術發展等等,能以奇快速度振興本國服務業的專業。這就是中國先前應用於製造業的策略──將外國贊助的合資公司,轉變成迅速成長的國內企業。

  同樣的方式沒有理由不適用於服務業。何況,外國公司絕對有極大的胃口,恨不得參與中國的轉型──今天沒有哪家全球服務公司想放過在中國立足的機會。當然,這只應付中國消費者等式的一邊──拓展個人花費的選擇單。這仍無法保證中國消費者會迎上前去做那些選擇,但如我們將在最後一章討論的,我們有很好的理由相信他們會。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