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止的事

發稿時間:2015/08/29
被禁止的事
被禁止的事
作者|羅怡君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5/08/01

  扮演行銷公關、媒體企劃與企業溝通角色的羅怡君,在職場之外,陪伴念小學的女兒學習自我探索、與群體溝通。在本書中,她針對被社會、被學校、被大家習慣禁止的事,賦予不同觀點;從「為什麼大人可以,我不行?」討論負責的意義;從「老師沒說不行的事,就可以做嗎?」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從「博愛座就不能給其他人坐嗎?」探討愛心的真諦……羅怡君巧妙運用對話,從被禁止的事情啟發孩子思考,跳脫框架,不受限於標準答案,並期待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文章節錄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

什麼溜滑梯不能往上爬?:在對與錯之間,培養思考彈性

◎小孩:「只有我一個人在玩,為什麼不能往上爬?」

  公園裡的溜滑梯和鞦韆,可說是小朋友最喜歡的遊樂器材;而事情的另外一面就是,這兩樣,也是孩子們人生中必有的爭吵項目雙冠軍。

  鞦韆數量不多,有爭議的多半是等待多久、換誰盪的問題。溜滑梯則像是「進階題」,考驗家長和孩子的是:插隊、逆向往上爬、連續追撞。其中,「逆向往上爬」也是造成插隊爭議和追撞的主因之一。

  不知道為什麼,幾乎每個孩子看見長長的滑梯,總有一股爬上去的衝動,這算是種「人往高處爬」的天性嗎?(別誤會了,我猜的是「避難天性」。)

  大多數的老師或家長都會告誡自己的孩子「溜滑梯不能往上爬」,原因多為安全考量。不能往上爬的規則,的確能迅速建立起共識和秩序,除了沒有相撞的安全疑慮,也排除了任何插隊的爭議,否則一直乖乖在上面等待的小朋友,哪有機會等到空檔?

  但是,把這個問題拿出來問問孩子,可不一定比核四議題簡單。

  當溜滑梯只有孩子一個人玩,她溜下來後想往上爬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會阻止孩子這麼做?

  這個流傳已久的爭議,意見大概分為兩派:

  一派主張沒有人的時候,愛怎麼玩怎麼玩,畢竟不同的遊戲方法也是種創意。

  另一派則堅持這是原則問題,而且就算沒有安全疑慮,也要有公德心的考量(用腳踩上去會弄髒滑梯)。

  更細緻一點的討論與教養方式有關:若不同情境下的使用原則有異,是否會讓孩子混淆?是否會讓孩子覺得規則可以改變而無所適從?或者被聰明的孩子當成一種反駁理由?溜滑梯大多是混齡使用,有些年幼的孩子若無法判斷,不就一團混亂,紛擾四起了?

◎溜滑梯的自創溜法

  有天接妹妹放學時,她說要給我個驚喜,於是把我拉去學校的溜滑梯旁邊,展現一段「特技表演」,說穿了就是用一種看起來有點好笑,但其實很容易就跌下來的自創溜法。

  對於這位謹慎「惜皮」的小姐來說,的確是目前人生中最大膽的肢體嘗試。

  「媽媽,怎麼樣?很厲害吧!」妹妹得意地說。

  「真的滿厲害的。你自己想的姿勢喔?練習很久了嗎?」

  難得這麼大膽,當然要好好讚美一下。

  「我跟同學一起想的,而且大家都練很久喔!」

  「可是下課的時候,不是很多其他班的小朋友也在玩嗎?這樣怎麼練啊?不會弄到別人嗎?」我故意找麻煩地問。

  真可惜溜滑梯旁邊沒裝隱藏攝影機,不然真想還原現場,看看小孩們怎麼「喬」事情。

  「對啊!有別班同學的時候,我們就會幫忙看,如果有人要溜,就會跟自己的同學說不要練,人少的時候才會這樣玩。」

  人生真有這麼美好?雖然我相信,孩子們的世界自有一套邏輯和難以言喻的溝通方式,但是,怎麼可能都沒擦槍走火?也許時機未到,我還是先耐心等待好了。

◎終於,擦槍走火了

  果不其然,某天放學時,妹妹一看到我,立刻跟我分享今天發生的「大事」。

  「媽媽,我跟你說,今天有一個二年級的人超凶的,他說我們不能這樣玩溜滑梯。」

  「喔,那時候你們是怎麼玩的?」

  看吧看吧,我就知道。

  「我們就亂玩啊!那時候都是我們一年級的。大哥哥、大姊姊比較少玩溜滑梯了。」

  「然後呢?」

  「然後我跟同學就走了。」妹妹乾脆地說。

  「全部的人都走了?」

  「沒有啦,有一些其他班的還在,他們就改成正常地溜,可是我們不想那樣玩,就先去玩紅綠燈了。」妹妹補充說明。

  「是喔,那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嗎?」我特別注意用詞,可不想當個挑撥離間的媽媽。

  「我只是覺得那個二年級的很愛管,講話又很凶,結果他根本沒有玩,只是想學大人一樣管人而已。」

  我大吃一驚,原來那個二年級的沒要溜喔?

  「那……干他什麼事啊?你們大家又沒吵架。」我脫口而出。

  「對啊!大概認為自己是二年級,長大了吧,想學老師跟大人的口氣,一年四班也有個男生這樣。」這是妹妹個人的解讀。

  妹妹發表完高見之後,就開始說起明天想帶什麼東西去學校玩,我們針對溜滑梯的討論到此打住。

  因為我發現,其實根本不需要討論。

◎別讓孩子陷入「一定要誰讓誰」、「一定有對錯」的思維裡

  這似乎是大人自尋煩惱的問題。

  面對衝突,孩子們的彈性很大:玩?怎麼玩?現在不玩?另外去玩什麼?因為他們不認為離開就是「認輸」,現在不玩就是「妥協」。如果我們大人沒有在旁邊碎碎念地「灌輸」孩子一些意見(如:這樣很沒規矩、很沒家教),那麼他們對於這些行為的「評價」並不多,只會針對問題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把問題愈弄愈複雜。

  我們不夠相信天下的孩子們:不夠相信他們的純真善良,沒有孩子存心想欺負別人;不夠相信他們有能力判斷該怎麼應對;不夠相信他們彼此能溝通,他們的世界自有公平正義。

  當然,我相信絕對有其他案例反映出不同情況,但下一次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能不能讓他們自己做出決定,無條件支持他們的決定而不評價?

  別讓孩子陷入「一定要誰讓誰」、「一定有對錯」的思維裡,因為最後為難的大多是自己,不是別人。

★思考的延伸……

真實人生

  除了文中描寫的經驗,當然,在其他地方也遇過全武行的激烈場面。雖沒有什麼統計數據,但巧合的是,幾次較大衝突的案例都發生在大小孩(五至七歲)和小小孩之間。

  從旁觀察的猜測是,大小孩的表達速度與能力比小小孩成熟許多,而他們遊戲時較無耐心或無法理解小小孩的回應訊息,很有可能直接以推、拉、擠的動作,代替口語溝通。小小孩對突如其來的接觸來不及反應,而放聲大哭,這一哭,就容易讓陪伴的大人以「大欺小、大不讓小」的方式詮釋整個過程,接下來的氣氛自然更加緊張。

  我的建議是:先帶著孩子在旁觀察正在玩溜滑梯的人,讓孩子自行理解當下現有的節奏與潛規則(每個滑梯可都不太一樣),引導孩子觀察其他同伴;當孩子自認準備好的時候,就可放手讓他嘗試融入,或許他會做出其他選擇甚至有其他反應。

  與其當個現場制定規則的糾察隊大人,不如練習當個善於潛移默化的好教練。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