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世界十大教堂

發稿時間:2016/02/20
遇見世界十大教堂
遇見世界十大教堂
作者|王裕華、蔡清徽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10/23

  偉大的教堂建築其實都會說話。無論是巴黎聖母院、倫敦西敏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巴塞隆納聖家堂,還是柯比意的拉特瑞修道院和廊香教堂、安藤忠雄的「風、光、水」教堂和千禧教堂等,只要跟著建築師的足跡,就能輕鬆感受西方文明與信仰的真諦。讓我們一同敞開心胸,盡情感受,聆聽屬於自己的聖音。

文章節錄

《遇見世界十大教堂:建築師帶你閱讀神聖空間》

親切愉悅 宛若闖入七彩魔法森林

  一般古典教堂大多是一體成型,外觀明亮、裡面光線昏暗,只有局部採光,讓人不由自主地安靜下來。但我走入聖家堂時,忍不住嘖嘖稱奇,感覺像是闖入了一座七彩魔法森林,絢爛的光線從天而降,宛如陽光從稀疏的樹葉縫隙灑下。室內廊柱是仿樹幹化的造型,柱體沒有繁複的雕刻,但往上一瞧,中段有橢圓形球體,像是長出樹瘤般,球體上端的柱子分叉,如樹枝向周圍散開一樣連接著天花板。

  天花板做成倒立花朵狀,一朵朵向下盛開,有的中間挖空採光,有些則裝上太陽和星星形圖徽。我在現場時,親眼看到吊車正在安裝圖徽。建築師高第還使用加泰隆尼亞民族風的裝飾,紅黃交錯的現代形式彩繪玻璃,正是炫目的光源。

  聖家堂像是一棵棵不斷向外生長的大樹,採用骨架支撐,透過屋頂的採光設計不僅使光線明亮,建築本體也給人一種輕巧的觀感,反映出高第對神活潑、明亮的解讀。相對於早期古典教堂旨在呈現神的遙不可及,以及人的地位卑微,在教堂內時往往要輕聲細語,聖家堂裡面卻是人聲鼎沸的熱鬧,一方面是因為教堂本身名氣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整體氣氛使然。

建築奇才高第虔心奉獻之作

  高第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比任何教堂建築設計師更清心修道,除了一生奉獻給蓋大教堂,遺產也留作建教堂基金。他其實無意標新立異,只是一心一意、鍥而不捨地進行建築實驗,要為西班牙找到可在歷史定位的民族風格,同時將宗教熱情和理念轉化為不朽的大教堂建築。透過聖家堂,我們瞭解高第如何理解上帝,他將聖家堂視為上帝託付給他的任務,並賦予他建造的能力。

  聖家堂座落的位置既無依山傍水,也不是在特別的山丘上或具有紀念性廣場的前面,而是在巴塞隆納專有的正四方街廓上。其獨特的建築外觀,使它成為巴塞隆納最知名的觀光地標;高聳尖塔在平屋頂的市鎮容貌中,顯得格外亮眼。而高第設計高塔的靈感來源,正是距離巴塞隆納市區車程約一個半小時距離的西班牙聖山蒙瑟列山,其花崗岩山頭如同上帝的手指般林立,饒富趣味高聳入天際。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 未完工即已列入世界遺產

  聖家堂起初由一位去梵蒂岡朝聖歸來的書商發願興建,自1882 年開始興建,至今已一百三十三年了。由於資金完全來自個人及募資,因此捐款多寡直接影響工程進度的快慢,時至今日尚未完工,但已被列入世界遺產。

  一開始受委任的建築師是德維拉,他將聖壇下方的聖穴以哥德式風格設計,但一年後因與客戶意見不合而求去,改由當時年僅三十一歲、原為雕刻家的高第接手,高第依原設計圖完成了地下聖壇工程後,開始全面重新設計教堂本體。

  他在1902 年完成建築設計,八年後在巴黎展出建築模型和位於東側的誕生立面設計圖,1917 年完成位於西側的受難立面的設計,但直至1926 年高第過世時,只完成誕生立面的第一個塔樓,剩下的三個塔樓及東側誕生立面則到1930年才全部完成。

  聖家堂興建過程中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主戰場雖不在西班牙,但1936 年西班牙爆發持續了三年的內戰,戰事激烈,許多平民和軍隊遭到大規模空襲。不但使原本進度緩慢的教堂建築工程中斷,甚至破壞了已完成的一點點進度。直到內戰結束,聖家堂於1940 年復工興建,先修復被破壞的工程,後來繼續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完成由高第設計的西側受難立面和中殿主體。西元2000 年起,多座屋頂陸續完工,2010 年教宗本篤十六世到訪時,教堂內部已大致完成,今剩下最後位於南側的榮耀立面及細節工作持續進行中。

融合新哥德、現代主義風潮與在地語彙

  偉大的建築物必定是時代的產物。聖家堂的建築風格採用新哥德風格,融入巴塞隆納當地的「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風格」,此風格企圖結合既有的民族風格和國際風格,並適度與歐洲大陸的現代主義風潮對話。

  帶動新哥德風格的是專長古建築修復的法國建築師奧維萊勒杜克,他主張理性擷取哥德風格的建築結構與設計並加入新的元素,有別於認同表象裝飾以激發感情的「浪漫主義」,新哥德主義堅持「結構即裝飾/美學」,尢其法國人的新哥德主義傾向理性和原創性,高第也是共鳴者之一。他認為哥德風格對建築結構頗為有效,但藝術性可再提升。他套用哥德風格的骨幹,然後無顧忌地發揮想像力馳騁的力量,設計時不受限於複雜的結構技術問題,而是分析個別結構系統及元素的用法與效果,深入掌握其中的瑕疵並加以改善,另創新局,他的代表作就是巴黎聖母院。

  高第所處的年代也是新藝術風格盛行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此風格訴求浪漫的視覺觀感,但加入新元素進行設計,新藝術鼓吹者並不抗拒新材料,在建築和室內設計領域,新藝術設計展現崇尚自然寫實的裝飾,他們創作時會擴充自然元素,例如:海藻、花草、昆蟲等。這一點在高第設計聖家堂時,可說是信手拈來,隨處皆是。

  高第並從新哥德風潮轉而發展有機仿生風格,引用在地的自然語彙,發展成「新加泰隆尼亞風格」的現代主義,特色為傳統鮮明的紅黃色(紅黃區間條紋為加泰隆尼亞的旗幟)、多彩和拜占庭的畫風。從屋頂尖拱結構可看出中世紀初期南歐的回教色彩。整體來說,是一種厚重深開窗的建築風格。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