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長征(The River of Doubt)

發稿時間:2010/05/22
暗流長征(The River of Doubt)
暗流長征(The River of Doubt)
作者|坎蒂絲.米勒德(Candice Millard)
譯者|藍曉鹿
出版社|積木
出版日期|2010/04/30

  巴西亞馬遜河熱帶雨林在20世紀初還是叢林處女地,美國老羅斯福總統二度競選連任失敗後,1913年底走向亞馬遜河1000多條支流之一的「杜伯河」雨林深處探險。《暗夜長征》這本書深刻描述他進入神祕叢林的過程,其間的艱險遠遠超乎想像,幸好化險為夷,杜伯河後來也因此被命名為「羅斯福河」。

  前往不曾探勘過的杜伯河流域叢林,老羅斯福由二兒子柯密、探險家蘭登上校與生物學家等十幾人隨行,組成科學探險隊,探索未知的世界。在3個多月的行程中,處處有激流漩渦、食人魚、毒蛇蟲蟻飛蚊,還有吃人、射毒箭的原始印地安人,一路危機四伏,險象環生,驚心動魄。老羅斯福曾因生病想輕生,柯密曾被激流沖落河底,生死一瞬間。

  老羅斯福於西元1901年到1909年擔任美國兩屆總統,是奠定美國在20世紀初始成世界強權、並把美國帶向帝國主義式擴張的關鍵性政治人物。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是他闢建的,他也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第一位美國人。一向愛好自然科學的他,有很強的斯巴達精神,長征杜伯河,充分展露他勇於冒險犯難、不向命運低頭的性格,也是這種性格造就他的政治成就。

  作者是曾任《國家地理雜誌》記者與編輯的坎蒂絲‧米德勒,她展現卓越的資料與檔案蒐集能力,加上科學博物知識背景,寫成第一部作品《暗夜長征》,也是一本旅遊探險報導文學與英雄人物傳記,讓讀者看見政績卓著的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在政治領域之外更全面的性格。

文章節錄

  二月二十八日,天還沒亮他們就起床了,但是等羅斯福、察瑞、卡傑賽拉醫師,還有三個船夫上船時,已經中午了,他們要趕上探險隊的大部隊,其他船隻早在四小時前就出發了。在密林中少有動物出沒,當察瑞早上在營地附近聽到難得的鳥鳴時,羅斯福體會到他的博物學家朋友為博物館蒐集標本有多不易和辛苦,所以決定讓其他兩艘獨木舟和兩艘木筏先出發。察瑞也沒讓羅斯福失望,他捕到了六隻鳥,其中包括一隻紅頭啄木鳥,和一隻藍綠花色的傘鳥。

  一回到彎彎曲曲的河道上,羅斯福和察瑞又開始繼續尋找其他生物的跡象。一個小時接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們的戰利品是一隻戲水的水獺,還有兩隻熱帶冠雉。在遮陽帽的遮蔭下,羅斯福看著叢林的綠色身影從眼前閃過,樹冠與蔚藍晴空倒映水中,水影波動讓水中的世界晃動起來,美麗的景色令他沉醉,色彩斑斕的蝴蝶撲動著翅膀在河面上飛舞,「當陽光穿過雲層,道道光芒猶如為綠色的叢林披上一件金色的斗篷」。

  可是陽光下的美麗很快就被雨水沖走了,昆蟲的夾擊更是讓他們不堪其擾。亞馬遜盆地的降雨量一年可達一百吋,是紐約市的三倍之多。而六成降雨量來自雨林自身蒸發的水氣,降雨大多集中在三四月。長年高溫,通常都在攝氏二十九度以上,不過炎熱的天候並沒有緩解下雨的趨勢。柯密寫道:「通常大雨之後,就會出大太陽,我們快要被烤乾了;不過,不到一兩個小時,又會有場大雨把我們淋成落湯雞。」

  不管是在高濕度的環境,還是大雨量的季節,雨林依然持續不輟蒸發水氣。雨水打在河面上,順著他們的帽沿往下淌,滴到背上,連鞋子裡面都積滿了水。白天,獨木舟外是河水,獨木舟內是雨水;晚上,帳篷裡也浸濕在雨水中。他們的衣服掛在外面,還沒晾乾又被雨水淋濕。正如羅斯福寫的:「我們晚上脫下衣服的時候,它是濕的;早上穿上去的時候,還是濕的。」不過短短幾天,他們就已經忘了穿上乾爽襪子的舒服感覺。

  除了下雨讓人沮喪之外,無盡的孤獨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更加深了他們的憂思,還不時傳來一兩聲淒厲叫聲劃破林中的寂靜,加深了陰森的感覺。那天下午,羅斯福那一船人正在靜靜地划著獨木舟前行,從叢林中突然傳來一聲低沉的哀鳴,這是吼猴的叫聲,這大概是所有動物中最尖銳的聲音,聲波可以傳到三哩之外。吼猴有寬大凹陷的舌骨,長在下頜和喉頭之間,而牠習慣用口腔後部發音,所以才會發出穿透力特別強的聲音。低沉、淒厲的聲音在空林間迴盪,聽得到聲音,卻無法辨別聲音來自何方。

  吼猴的叫聲雖然淒厲,但是知道聲音的來源也就罷了,最怕的是那種不知道來源的怪聲。這種聲音來得快,也去得快,就連對熱帶雨林瞭如指掌的人,也都是個謎。十五年前,英國博物學家亨利.貝茲(Henry Walter Bates)來亞馬遜時,對此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記錄道:「通常,甚至連在日正當中的時候,叢林深處突然傳來一聲響亮的撞擊聲,以為是大片樹枝或是整棵樹倒在地上,此外,還有其他許多無以名狀的聲音。當地人對這些聲音的來源也和我一樣茫然不知。有時候,聽起來像是用鐵棒敲擊堅硬樹木發出的聲音,或只是一聲尖銳的呼喊劃破天際,一聲之後便停了下來,隨之而來的寂靜讓之前的聲響變得更加突兀。」

  可以覺察到周圍有動靜,但卻看不到是人還是動物,他們只能全憑臆測。傍晚為了尋找乾燥的空地紮營,探險隊穿越一片浸在水中的纏結樹叢,辛苦不說,那種不確定感更讓他們成了驚弓之鳥。「又劈又砍」才走出一條路來,羅斯福寫道,即便在艱困的高原旅程中,他們也不曾如此驚恐。

  隨著河水載著他們更深入叢林深處,這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將一路伴隨他們,無人能豁免。

  亞馬遜河域突發的莫名聲音在夜深時變得更加擾人,在漆黑的夜色下,根本無法分辨攻擊者,也不知道退路在哪裡。白天的時候,還有種種跡象顯示叢林中無人居住,但是夜晚出現的奇怪聲音卻讓人覺得除了探險隊之外,還有「隱形人」就在身邊。日落時分意味河上漫遊的時光結束了,夜間露宿就要開始,即便是像察瑞這種戶外生活的老鳥,也忍不住猜度起莫名聲音的來源,心中徒增膽怯。他寫道:「由於在叢林邊紮營,通常入夜後,我躺在吊床上,會豎起耳朵凝聽周遭的聲音,期待能聽到熟悉的音響,這一刻感覺變得特別靈敏,神經也繃得非常緊。因為暗夜中什麼奇怪的事都有可能發生。」

  在亞馬遜河域的漫漫長夜中,重物墜落的聲音,金屬碰撞的鏗鏘聲,還有尖叫哀嚎的聲音之所以這樣駭人,是因為它們喚起了棲息於叢林中的隱身動物的深層恐懼。周圍是仰之彌高的參天樹木,還有層層黑色藤蔓,聽見陌生的聲響連夜行動物都靜默了下來,只留下這群好奇的探險者獨自去面對陌生的聲響,擔憂聲響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察瑞觀察道:「在一片和諧安謐中,一點最微小的聲音干擾,都會讓四周瞬間安靜下來,在一片死寂中,林中全體活物都在摒息恐懼地等待著,不知又有那個倒楣鬼,遭到夜間潛行者神出鬼沒的突襲,發出淒厲的尖叫劃破寂靜夜空。」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