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怪咖物理學家一起跳進黑洞

發稿時間:2016/05/07
跟怪咖物理學家一起跳進黑洞
跟怪咖物理學家一起跳進黑洞
作者|多田將
譯者|陳嫺若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6/03/11

  不管從科幻電影、國際新聞、或學校課本中,一定都聽過黑洞、時間旅行、暗物質、蟲洞、重力波、空間扭曲、相對論…等。但真正「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的人,寥寥可數。大部分的人或許都抱持著「我這輩子無法、也不需要知道這些東西」的心態。但本書作者多田將不以為然。他是日本一位很另類的粒子物理學家,致力於將艱難的學問講解讓一般人及學生聽得懂,甚至還主持過「辣妹也聽得懂的物理學」節目。除了傳遞最新的宇宙知識外,多田將也希望透過分享這些科學家的研究,讓讀者能真正學習到科學思考的方式。

文章節錄

《跟著怪咖物理學家一起跳進黑洞!:一次搞懂當今最熱門的宇宙議題》

曾經是個小小宇宙

  我們知道天體正在離我們遠去。當時證實這個事實的人想到了一件事。且慢,越來越遠離我們的話……就表示以前是很近的嘍?追溯過去,該不會一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集中在一個點上吧。

  現在宇宙膨脹論已經是個常識了,所以也許沒那麼驚奇。但當時真的是驚天動地的事實啊。因為,大家都以為宇宙的樣貌不論經過多久都不會改變,永遠是相同的。大家認為宇宙是靜止而安定的。愛因斯坦會加入「宇宙常數」也是因為相信這一點。

  但是,宇宙確實在膨脹。天體現在也在不斷遠離。未來,還會離得更遠吧。若是如此,以前一定是集中在一點上……。

  這個對宇宙的觀點相當具有衝擊力,當時造成許多爭論,反對陣營中不乏偉大的學者,愛因斯坦也是其中一人。

  宇宙浩瀚無垠,星球更是多如沙粒,這些全都集合在一個地點會怎麼樣?那個地方的溫度肯定非常高。

  這就是大霹靂理論。想出來這個理論的人,叫做喬治.伽莫夫。

  今天一開始我就提到,許多能量集中在一個窄小空間的話,溫度就會升高,呈現車廂客滿的狀態。而且聚集的不是人,而是宇宙中的能量,所以那地方的溫度熱得超出想像。這種非比尋常的高溫狀態︱絕非我們想像中的火焰,而是溫度難以估量的「大火球」。

  伽莫夫把它稱之為「火球模型」,後來又將它取名為「大霹靂」。

  附帶一提,「大霹靂」一詞容易產生誤解,感覺好像什麼東西爆炸了一樣,主要是因為「BANG」這個字吧。但是,它不是爆炸,絕對不是,而是集中在一個點,溫度極高的狀態。

宇宙的復合

  接下來我們要思考的是:「它真的發生過嗎?」理論可以天馬行空,但難道

沒有可以查證的方法嗎?

  伽莫夫是這麼想的:「假設宇宙初期真的很熱,後來開始膨脹的話,宇宙會不會在某個瞬間復合呢?」

  什麼意思呢?大爆發隨後的高溫時,宇宙充滿了散亂狀態到處飄浮(為粒子雲所覆蓋)的物質(質子或電子),光無法直線前進。就算它想直線前進,也會立刻撞到電子,產生反應。電子帶電,所以會與光交互作用。宇宙初期電子與光擁擠在一起,只要光稍微一動,就會撞到旁邊的電子,反彈回來又撞到另一邊電子……總之就是處在無法動彈的狀態。

  但是,宇宙漸漸膨脹開來,就像一開始提過的,能量密度降低,溫度也就下降了。

  溫度下降(能量降低)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今天一開始我說過人造衛星的原理,速度變慢,就會墜落到地球上,對吧。這裡也發生同樣的現象。

  電子能量漸漸減少,速度變慢之後,便掉落到原子核上,被原子核捉住。人造衛星也是一樣,繞行幾十年的老衛星速度漸漸變慢,最後會掉落到地球上。兩個是同樣的概念。

  只是電子墜落的地點,是在原子核。電子墜落到原子核(被原子核捉住)之後,發生什麼事了呢?光(因為少了阻礙自己路徑的電子)變得自由,可以四面八方到處的穿梭飛行了。

  原本光受到電子阻礙,處在完全沒辦法前進、不能自由移動的狀態,但電子與原子核融合,變成了原子,電荷也變為零,(原子既不帶正電也不帶負電,是中性的),不再會與光產生反應了。

  而這個光得到自由的時刻,伽莫夫稱為「宇宙的復合」。

  你可以想像,它像雲一般灰濛濛的水蒸氣遇冷後變成水滴,落到地面,天空變得晴朗乾淨的樣子。

  或者,也可以想像霧氣散開的剎那。以前什麼都看不到,但是當霧氣散去後,眼前的杯子,前方的柱子,連遠處的人都看得見了。這是什麼原理呢?因為眼前杯子發出的光(反射太陽或電燈光的光)、柱子的光、那個人的光,都進入我的眼中,這都是因為光是直線前進,宇宙也一樣,當電子的濃霧散去的剎那,光便獲得全方位的自由。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