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革命

發稿時間:2010/05/29
鐵馬革命
鐵馬革命
作者|傑夫.梅普司(Jeff Mapes)
譯者|王惟芬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0/05/13

  臺灣的都市和美國許多城市一樣,道路是為了汽車而設計,雖有許多天橋,卻讓老弱殘障行路更累。《鐵馬革命》一書提醒大家,如何用自行車打造好城市,並強調騎單車有很多好處,尤其在城市真正接納單車成為重要交通工具後,街道會變安全,孩子可以安心玩耍,人們生活會找到快慢適中的速度,也是讓人幸福的節奏。

  作者傑夫‧梅普司只是一位熱愛單車通勤的資深政治記者,住在全美第一的自行車城市「波特蘭(Portland)」,他從腳踏車演進歷史與優缺點寫起,再舉出歐洲與美國的正面例子,包括美國的戴維斯、波特蘭與歐洲荷蘭、丹麥、德國等重要的自行車城市,對「鐵馬」帶來的科技與文化轉變,予以深入剖析。

  以戴維斯為例,60年前,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校長努力創造了交通工具簡單、到處綠樹的大學城,後來有超過20%的交通量是由自行車完成的,開車人士也常讓腳踏車先行,與其他汽車城的文化截然不同,也使這個城市過去20年只發生過兩起死亡車禍。荷蘭阿姆斯特丹更是單車聖地,為了人們騎腳踏車會流汗,在許多地方設置淋浴間,騎單車常常一路綠燈,比開車更快達到短程的目的地。

  作者也藉此反省美國的城市規畫,基於把安全、健康、好玩視為是自行車未來重建人類交通文明的核心價值,他認為現在應該是美國改變價值觀的時候了。臺灣也有愈來愈多的鐵馬族,從休閒做起,大家相當叫好,若能把自行車變成重要交通工具,城市空氣品質必然會改善,這也是臺灣未來仍待努力之處。

文章節錄

第九章 重拾兒時騎車樂趣

獨立訓練的重要

  對單車推廣者而言,這更帶來另一個大問題:他們擔心若是年輕人都不騎單車,這項活動可能有消失的危險。研究顯示在青少年時期騎過單車的人,成年後比較可能會再去騎單車。除此之外,不讓孩子走路或騎車上學簡直是動搖到他們信仰的一切,這可是對多數的單車推廣者來說最珍貴的成長記憶。當我和單車界的人聊天時,我一次又一次聽到他們童年無拘無束的生活故事。

  國家單車與步行中心的威金森告訴我:「我是在普林斯頓長大的。從九歲起我就可以跑遍整個社區……我哪裡都可以去,我家唯一的規定就是必須準時回家吃晚飯。」紐約市交通替代組織的前任主任查爾斯‧考夫曼跟我分享了他在長灘市的長島(Long Island)的成長經驗:「那裡好像有一種約定成俗的規範,當街上有車子出現時,若車子距離我們半個街口,車子會慢下來直到遊戲結束,然後我們會心甘情願地讓位。那裡從來沒有出過車禍,這維持了好多年。」他說最近他又回到老家附近,街上卻連一個孩子都沒有。

  遇到相同年紀的人,他們的故事就會引發我的共鳴。在我讀小學時,當交通巡邏隊可是件大事,現在很難想像那時訓練我們的方式,有點類似軍隊,可是非常神氣光彩。但現在已經沒有兒童交通巡邏隊了,因為一般認為學校前面的路太過危險,不是孩童應付得來的,而且,多數的孩子都直接被汽車送到校門口,連過馬路都省了。這二十年來,不知何時開始,在放學後會有一長排的汽車停在我以前小學前面的路上。

  最近我姊姊告訴我一個關於我們小時候的故事,但我以前從來沒聽過。她和一位住在街尾的女孩是朋友,那人是獨生女,她母親對她呵護備至,幾乎每天都開上約一公里的路送她到學校。我媽對此十分不以為然,覺得那個女孩不僅應該要多做點運動,也要知道不應期待他人為她做那麼多事。我聽到時也點頭同意,想起我青少年時期要她載我去市中心時也常常被拒絕(那時還太小,無法自己開車)。她會說:「自己去坐公車。」今日還會有父母對他們十四歲的孩子說這種話嗎?

  《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的編輯,同時也是《沒用的民族》(A Nation of Wimps)的作者哈拉‧艾斯托弗‧馬蘭諾(Hara Estroff Marano)認為: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其實是在傷害他們的心理發展。她寫道:「在這個溫室中,父母教養孩童的方式不僅和成功的定義背道而馳,許多他們鼓勵孩子所達到的成就(像是不要玩遊戲),實際上卻破壞了他們孩子成功的基礎以及大腦必須發展出的簡短回路。」

定期運動的兒童,成績更好!

  雖然我這個世代的成年人都十分懷念過去走路或騎車上學的日子,但對現代社會來說,可以輕易地就把這些感受只當成一種懷舊思鄉之情。一直努力要提升學術標準的學校,有太多需要擔心與操心的事,根本無暇去管學童是怎麼上學的。事實上,有許多學校都縮減了學生的休息時間和體育課。隨著雙薪家庭的興起,在上班時間開車把孩子丟到學校去似乎成了最有效率的方法。而且對許多父母來說,開車送孩子上學的時間是他們和孩子相處最愉快的時間,因為這時遠離了一切家務事。我可以理解這一點。我自己的孩子十幾歲時,我也喜歡載他們和他們的朋友去各種場所。若是我閉上嘴巴讓他們說話,在十五分鐘的車程內,我會知道他們到底在想什麼,這比待在家裡的好幾個小時還管用。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