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論時代

發稿時間:2016/07/09
謬論時代
謬論時代
作者|傑夫・麥德瑞克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寶鼎出版
出版日期|2016/06/03

  本書作者觀察多年的政經局勢指出,世界經濟陷入水深火熱,主流經濟學家難辭其咎,因為他們提出的觀念就是造成市場崩盤與景氣衰退的推手。經濟理論一旦被主政者採信實施,影響將非常深遠,牽繫著一國的總體發展與民生經濟,因此,區分經濟觀念是好是壞至關重要。

文章節錄

《謬論時代:看當代經濟理論如何毀了這世界》

價格決定並非一蹴可幾

  亞當.史密斯主張每個產品都有一個自然價格,那說法其實很粗略,沒有令人信服的說法可以解釋這個自然價格是怎麼來的。亞當.史密斯假設,商品和服務本來就有一個由習俗或慣例決定的價格,當更便宜的新商品上市時,那個價格就會下滑,吸引更多人購買。在那套狹隘的可能情境中,「看不見的手」可以傳播效率的好處,促使商家投資更多、擴大產能、增加產量、降低勞力成本,他們也可以僱用更多的勞工,甚至調高工資。

  例如,書商可能一開始先把某本書定價為一九.九五美元,看有多少人願意購買,藉此試探市場。但是如果定價一四.九九美元可以吸引更多的買家,讓書商的總獲利更高呢?競爭者可能也會以同樣便宜的價格販售。於是,為了得出「均衡價格」,這個實驗繼續進行。十九世紀末期,法國知名的經濟學家里昂.瓦爾拉斯(Léon Walras)以數學把「看不見的手」理論拓展成整個經濟的模型,他也不知道這個流程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運作的。瓦爾拉斯推測,有個橫跨整個經濟的「拍賣者」收集所有的商品價格,把它們賣給願意購買的人,他假設看不見的手有一套配對賣家和買家的流程,但是當代的經濟學家並未進一步改善那個假設,所以均衡點究竟是怎麼達到的,至今仍是個謎。

  這種核心立論的模擬可謂事關重大,有些強大的力量確實可以左右價格,例如大企業、強大的工會、無處不在的獨占或寡占力。在金融市場中,串通、祕密交易或內線資訊都可以操弄價格。在勞力市場中,企業無故開除員工的能力,或是抑制經濟成長、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苛政都有可能影響工資。

  經濟學家只要相信「看不見的手」,就能省略那些顧慮。例如,他們反對工會的理由是,「看不見的手」會指引資方和勞方設定合理的工資,但工會負責人認為工資的設定並不合理,勞工需要集體談判,才能讓勞資雙方站在平等的立場。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認為議價能力很重要,他覺得高失業率會讓勞工感到不安,使他們更不願意為工作積極地爭取權利,那樣一來,企業對工資的影響力就會大於「看不見的手」。衡量不安感的一種指標,是勞工自願辭職的比例。如果辭職率高,表示勞工感到安心,他們可能會要求更高的工資,企業因此承受著提高售價的壓力,通貨膨脹也會受到刺激。如果辭職率低,表示勞工不敢積極地提出要求(當然,工會有時權力太大,把工資抬得太高了)。葛林斯潘始終很注意這點,他似乎想讓勞工處於不安的狀態。

  大家普遍相信「看不見的手」,導致我們一度相信提高最低工資會導致失業。那想法是假設工資反映了工人的價值,最低工資法提高工資時,就表示付給勞工太多了,利潤會減少,也會減少新員的僱用,但現實的狀況往往是工資太低,因為企業的力量或限制性的政府政策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在那種情況下,提高最低工資對經濟是有益的,那樣做可以恢復大家對商品與勞務的需求,不會導致失業。十九世紀初,美國的經濟學家約翰.貝茲.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率先宣稱,在整體經濟中,工資反映勞工的價值,但我們鮮少看到實務研究佐證那個論點。最近的研究〔我所謂的「雜亂經濟學」(dirty economics)〕顯示,最低工資增加所造成的失業很少,實證分析終於開始改變經濟學家的想法了。

  另一個有關勞力和其他市場的顧慮, 通常稱為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二手車業務員是最經典的例子,他對車子的瞭解比買家多,多數的資訊都隱瞞不說。亞當.史密斯擔心市場無法在那種情況下運作,買家不知道他們買了什麼東西時,無法開出合適的出價。這種顧慮也延伸到醫療保健、保險、房貸市場上,其實多數的市場都有這個問題。例如,不只可憐的次貸證券買家可能犯錯,幾乎所有的買屋者一輩子只有兩三次買屋的機會,他們怎麼可能會有充分的資訊?就連精明的退休基金經理人,顯然對華爾街創造出來的複雜房貸證券也無法得到充分的資訊,導致他們在二○○八年金融危機之前難以做出明智的決定。無數的退休基金和投資散戶以及司法部,都對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高盛(Goldman Sachs)等大銀行的詐欺行為提告,有許多個案後來是以數十億美元和解。一位高盛的金融從業人員(雖然才一個)因販售複雜的商品未向買家說明而入獄。若以「看不見的手」單純詮釋,那樣簡單的詐欺行為是不可能發生的。

  「看不見的手」也需要市場參與者熟悉與瞭解自身的利益,才能做出合理的買賣決定。但行為經濟學已經發現很多例子顯示,買家無法做出理性決策。那是經濟學家一度忽視的因素,一窩蜂買股票的從眾行為就是明顯的例子,買家眼看那麼多人買進,也受到引誘,於是以高價買進股票。與之相反的是非理性的趨避風險,也就是說,即使獲利機率很高,投資者仍拒絕買進,那也一樣有害。另一個例子是容易相信誤導的廣告,流行時尚就是一例,比如iPhone 之類的新產品或愛馬仕(HERMÈS)柏金包之類的傳統產品需求暴增。有人可能會說追求流行時尚令人滿足,那當然囉,但是萬一潮流誘惑你購買價格勢必暴跌的不良產品或股票時,那就毫無滿足感可言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