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生活禪

發稿時間:2016/08/13
心經‧生活禪
心經‧生活禪
作者|林慶昭
出版社|好的文化
出版日期|2016/05/17

  心裡最美好的願想,化作筆下經文一字一句。潛心誦唸,抄經人亦能明心見性、除障納福,同步提升自我修為,擺脫憂煩、豁然開朗。本書是勵志作家林慶昭對心經最深刻的咀嚼與感悟。不論是對生命有疑問或遭遇頓挫,且讓林慶昭陪你讀經、談經、寫經,用心經的智慧,重啟生活力量。

文章節錄

《心經‧生活禪》

【心經原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呵。

中庸之道

  所謂中庸是什麼呢?我覺得其實就是「界線」。每樣東西都有其適當的界線,若是過於極端或有所不足,都無法永久持續。只有不偏不倚,才能得其圓滿。

  人的欲望也是如此。然而,若我們總是在執著與不執著猶疑徘徊,這其實就是放不下。就是做到了「不執著」,其實也就是一種執著了。心靈上的自在,自然也就離我們更遠了。

  回到塵世之中,當我們面對現實社會與人生種種問題,不苟安、不浮躁,不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而是把握好分寸,「允執其中」、「從容中道」,「審時度勢」、「進退有度」,這就是「中庸之道」。

  過與不及,都只會帶來不必要的困擾,並不能達到真正的效益。懂得中庸之道,順乎自然,才能像容納百川的大河,永遠細水長流,而不會雨季過後就乾涸消失。

【觀自在菩薩】

  觀者,觀察。自在者,所行無礙。沒有障礙,才叫做自在。

  「觀自在」,即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普度眾生,隨類現身,應機說法,得大自在,此度生自在;故名觀自在。

  「菩薩」二字,梵語菩提薩埵。菩提者,覺悟義;薩埵者,有情義。菩薩有覺悟,能上求佛道;菩薩有慈悲,能下化有情。菩薩以上求下化為目標,稱為覺悟的有情。

超越自己

  每天,我們都會鏡子裡看到我們最大的敵人。

  很多人會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找一個假想敵。這個人可能是我們討厭的人,或是在工作上、在學業上成績超越我們的人。我們不斷地找尋假想敵,希望能夠超越他們。但仔細想想,這樣「必須找尋假想敵」的自己,是否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克服的對象?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自己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要克服這樣的自己,或許比打敗任何假想敵都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超越自己不是嘴巴說說,必須徹底自我瞭解,將優點做有效的發揮,針對缺點加以改正,而不是光想如何超越而已。

  堅定自己的信念,你的選擇是做或不做,雖然做不一定成功,但不做永遠沒有改變的機會。

【行深】

  「行」即修行,在內心裡修行。因為坐禪、打坐時是用心在觀,所以叫「心行」。「深」是很深入之義。菩薩很深入的修行,所以叫做「行深」。

  「行深」是指菩薩修行佛法達到最高深的般若智慧,以它來覺悟真理。

行善最樂

  善行應該要是生命中最快樂的行為。

  許多人行善是為了要「做好事」、「積功德」,許多人行善是為了好名聲。當人,有些人行善是別有所求。這樣說或許苛了一些,但像這樣有所求的「行善」,或許能夠達到目的,卻無法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

  能夠行善──真正的行善,這樣的人,不會到處和人計較,能瞭解別人的感受,生活沒有了憂慮牽掛,快樂自然伴隨而來。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很多人自恃聰明,認為行善遠不如財富,於是為了要累積財富而無所不用其極。其實他們錯了,一個人若只是在死後留下大筆財富,而不是良好的德行,那麼子孫之間的紛爭與外人對他的憎恨無異是他最大的懲罰。而若一個人能夠透過行善建立良好的人格,便自然能夠德蔭子孫,這也會是對他最大的報答。

  慈善的行為比金錢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行善不是有所求而做,應該是無所求而做,如此的善行才是大公無私,值得敬佩。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