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大崩盤

發稿時間:2009/10/17
1929大崩盤
1929大崩盤
作者|約翰•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
譯者|羅若蘋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09/07/24

  這原是一本在1950年代出版的舊書,是一位活到90歲的老哈佛經濟學家 John Kenneth Galbraith 的親身經歷,他見證了1929經濟的大崩盤、70年代的經濟危機等,使我們可以用歷史的角度看現今的金融風暴。

  為什麼要讀久遠的20、30年代的舊事呢?讀者會驚訝的發現,50年後的今天,金融市場依然很原始,不管是貨幣市場的運作,還是政府的決策、投資人的反應,本質上沒有什麼差別。1929年大崩盤前,美國總統早已知悉而且頭痛中,因為發現國家無法掌握管理融資市場,若政府官員對經濟無危機意識,最末只能聽命少數利益團體,使情況失控。

  金融風暴儘管逐漸趨緩,但我們發現政府的處理並沒有做得比50年前更好,應當記取經驗和教訓,用關乎整體投資的心態經營金融市場才是。如果你覺得金融市場沒什麼好怕的,請讀完本書再說。

文章節錄

第9章 因與果

  在股市大崩盤之後,緊接而來的經濟大蕭條持續了10年之久,嚴重的程度各有不同。到了1933年,國民生產毛額(經濟總產量)比1929年下降近30%。直到1937年實際的生產量才回復到1929年的水平,然後經濟又快速地回落。直到1941年,製造業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準。在1930年到1940年之間,只有1937年這一年的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人。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每四個勞工有一人失業。到1938年仍然有五分之一的人數失業。

  在這個讓人沮喪的時代,1929年就像神話般的美好。當某些產業或城市的經濟情況好轉到幾乎和1929年一樣的時候,人們期待國家也能夠回到1929年的狀況;一些有遠見的人士在某些正式的場合曾說過,「1929年是美國人曾經有過的好光景。」

  整體來說,股市大崩盤比隨後發生的經濟蕭條更容易解釋。而且在評估造成蕭條所牽涉的問題中,沒有比決定股市大崩盤應負的責任更為棘手的事情。經濟學對於這些問題仍然無法提供最終的答案。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討論一些崩盤的原因。

1. 所得分配不均。

  在1929年,富人確實是有錢人。相關的數據並不能完全讓人滿意,但是可以確定,該年度占全美人口5%的最高收入族群,其收入大約佔所有個人所得的三分之一。個人收到的利息、股利和租金等形式的所得比例,廣泛地說,小康人家的所得大約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幾年的兩倍。

  這種極不平等的所得分配,意謂經濟必須依賴高額投資或高級奢侈品的消費,或者依賴兩者。有錢人無法購買大量麵包等基本生活品,如果他們要處理收入所得,則必須購買奢侈品或投資新的工廠和新的計畫。投資費用和奢侈品的花費,必然比週薪25美元的工人需要支出的食物和房租,受到更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以及呈現較大的波動。我們可以假定,在1929年10月,這種高層級的消費支出和投資尤其容易受到來自股市重大消息的影響。

2. 不良的企業結構。

  在1929年11月,股市大崩盤之後數個星期,哈佛經濟學會提出不需要擔心經濟蕭條的主要理由,它的合理判斷是「大多數的企業一向秉持的是穩重和保守的經營原則。」實際情況則是,美國企業在二○年代,對於眾多的煽動者、貪污者、騙子、冒名頂替者和詐欺者竟張開熱情的雙手擁抱他們。在這種情況長期發展下,造成洪水猛獸般侵占企業資產的風潮。

……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