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

發稿時間:2017/06/09
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
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
作者|珍妮佛.希尼爾
譯者|張瓊懿
出版社|行路出版
出版日期|2017/05/11

  本書不教教養之道,而談「為人父母」這件事反饋自身時,真正造成的生命鑿痕並自此左右人生流向的可能。作者在「誌謝」中寫下如此感言,或許正是這本書、這門功課最好的註解:「孩子,佔據了我生命的一大部分。沒有他,這個世界的美麗會不及一半、意義不及一半。親愛的孩子,我愛你。你對這樣的愛了解可能不及一半,但是那不重要。」

文章節錄

《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

  肯定是非常深的感情,才會讓一個人願意把錢省下來給另一個人花。——愛德華‧山佛德‧馬丁(Edward Sandford Martin),《孩童奢侈品和其他奢侈》( The Luxury of Children and Some Other Luxuries, 1904)

☆☆☆☆☆

▌孩子行程滿檔,那爸媽呢?

……

  第一個探討這種亂中有序的社會現象的,是社會學家安涅特‧洛羅(Annette Lareau),她著作的《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生動描寫了這種現象,這本書在二〇〇三年一問世,立刻成了經典。書中,她觀察了十二個家庭,分別是四個中產階級家庭、四個勞工家庭和四個清寒家庭,她發現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也截然不同。

  清寒家庭和勞工家庭不太會去主導孩子的生活,她稱這種養育方式為「自然成長」(natural growth),但是中產階級家庭養育孩子的方式完全不同,她稱之為「規劃栽培」(concerted cultivation)。

  洛羅寫道,「『規劃栽培』,會讓忙碌的家長負擔增加、孩子疲憊不堪,也因為過於強調個人主義,而犧牲了家庭是團體的觀念。」在這本書中,她始終以同情和一種不明就理的敬畏之心,看待這些中產階級父母,但最讓她驚奇的,是這些中產階級父母干預孩子生活背後的考量。她以馬歇爾一家人為例,淋漓盡致闡述了她的觀點。「勞工家庭或清寒家庭的孩子,通常可以採自己的方式在團體中生活,但是在馬歇爾家,孩子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依媽媽的計畫而定。」以她女兒應該參加哪一所體操學校的訓練課程為例,「馬歇爾太太似乎比家裡的任何人都更在意體操課這件事,彷彿女兒的未來就取決於她會不會後空翻和側翻。」……

  很少人注意到,著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其實對美國人養育子女的方式有很多看法。她把這些觀點記錄在較鮮為人知的作品《隨時備戰》(And Keep Your Powder Dry)。這本書於一九四二年出版,部分內容現在讀來可能覺得很可笑,但是寫到父母養育子女、為子女操煩的事時,又彷彿昨日。米德寫這本書的時間 大約就是孩子的傳統角色逐漸步入歷史,備受呵護的現代孩童崛起之際。米德在無心插柳下,探討了培育子女成為父母首要任務時,會發生什麼事,而且寫得比任何社會評論家都精彩。……

  不管你是住在舊世界的歐洲、發展中國家,抑或是還不懂得使用文字的社會,父母的角色等同傳統的守護者。她寫道:『在其他社會,父母在將兒女養育成人的過程中,對於子女將來會從事什麼工作,大多就心理有數。你以什麼維生,就教導孩子做同樣的事,就是這麼天經地義。』即使你是笨拙的師傅也無所謂,因為『在這樣單純無知的背後,是一種踏實的民風』。父母的工作,就只是維持這樣的民風。

但米德很早就注意到,美國人沒有這種民風可遵循,以致他們不知該怎麼引導孩子。美國夢聽來很動聽、也很有說服力,它要追求的是人民可以不拘泥於過去的傳統,不必固守一成不變的社會結構,每個人都有創造自我的自由。孩子不必和父母做同樣的工作、待在同樣的地方、過一樣的生活。……

  從很多角度來看,這些事情都非常美好,但在教養上,它們讓父母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樣為孩子的未來指點迷津。……

  米德認為,再怎麼聰明能幹的父母,都會因為這種不確定性而感到無助。在美國,這種不確定性更是打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存在了。米德觀察到,新手父母會一窩蜂的為孩子嘗試新事物。「全新的教育流派、全新的飲食推薦、全新的人際關係理論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態度認真、受過教育的父母則把它們奉為圭臬。」……

  就是因為不確定,所以家長幫孩子排了滿滿的課程,希望藉此充實他們,讓他們為未來做好充分準備。米德寫道:「關於孩子,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確保他們身體強健、幫助他們裝備自己,至於探索未來,就得由他們自己去闖了。」父母幫助孩子裝備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讓孩子下棋,希望藉此訓練他們謀略思考的能力;有人幫孩子報名大學先修課程;有人鼓勵孩子運動,希望他們從中學到團隊精神、毅力和耐力—這些聽起來都很有道理。我們給孩子的訓練,不再是經營一門生意、學習某種技巧,或是在田裡工作。就像米德所說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社會認為,「所有孩子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都只能遵循一條路」--這條路從幼稚園開始,一路到十二年級,如果經濟條件許可,就接著進入大學。由於只有這條路,所以路上的同儕全是競爭者,社會用同一把量尺(SAT考試、成績單、大學先修課成績,和一大堆課外活動紀錄),來測量所有的人。處於這樣的環境,父母能做的就只有在路上扶孩子一把,殷勤不懈的調教他們,就像當年他們耕耘家裡田地那樣。諾拉‧伊弗朗(Nora Ephron)在二〇〇六年時曾說:「養育孩子不只是拉拔他們長大而已,還要改造他們,就像為了製作鵝肝醬,得強迫鵝吃東西一樣。」

  米德寫《隨時備戰》時,美國還是個文化很均質的國家。……經濟全球化,使得國與國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父母除了訓練孩子過跟自己成長過程截然不同的生活,甚至還選擇以不同語言來進行。……

  我問她:她內心對於教養孩子的壓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我想,它們來自好幾個地方,湯姆‧佛里曼(Tom Friedman)是其中一個。」……「他在《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當中,提到中國和印度的父母都很積極在培養他們的下一代,將來我們孩子的飯碗會被他們全搶過去。」……原來,和她的孩子競爭工作機會的,不只有美國同儕,連遠在德里的學生都可能搶走他們的飯碗。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