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發稿時間:2017/06/30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作者|是枝裕和
譯者|張秋明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17/06/03

  日本國民導演是枝裕和回顧三十年創作之路,構想八年,從紀錄片、電視劇到電影,內容從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到以日常生活片段探索家庭、回憶對人的意義。除了作品的創作起源、理念,也描述了作品拍攝時遇到,讓他產生感觸的人事物,以及給電視、電影人的建議等等。

文章節錄

《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比海還深》2016

社區和颱風的回憶

  最後稍微談一下新作《比海還深》。

  這是以一個沒有完全長大的中年男性和年邁母親為主,作品內容描述他們現在的生活迥異於夢想的未來。飾演兩位主角的是阿部寬和樹木希林,也就是《橫山家之味》中演母子的搭檔。

  想要拍攝這個作品的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我想要再拍一次希林女士」。還有就是我從小在社區裡長大,一直很想拍攝以社區為舞台的家庭故事。所以雖然不是真實故事,但有些小插曲的細節是加入了個人的真實經驗。

《比海還深》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一日上映

  【發行】Gaga

  【製作】Fuji Television、BANDAI VISUAL、AOI Pro、Gaga/一百一十七分鐘

  【概要】落魄小說家良多為了生活費在偵探公司上班,對前妻響子仍無法忘懷。那天良多、前妻和十一歲的兒子真悟來到獨自住在社區的母親淑子家,因為颱風無法回去而共度一晚。

  【演出】阿部寬、真木陽子、小林聰美、Lily Franky、池松壯亮、吉澤太陽、橋爪功、樹木希林等

  【攝影】山崎裕

  【燈光】尾下榮治

  【美術】三松惠子

  【服裝】黑澤和子

  【配樂】Hanaregumi

  趁著母親不在家回到社區尋找父親畫軸的那場戲就是真實經驗。倒也不是沒錢花用,只因母親說「你爸的東西,我在葬禮過後全都扔了」,我覺得有些受到衝擊。於是將該記憶加油添醋成那場戲。

  很高興能在自己實際住到二十八歲的東京都青瀨市旭丘社區拍攝。雖然不同棟,但剛好同樣是三房一廳的屋子空著,便租下來進行拍攝。因為是想像著自己從小生活的房間格局撰寫劇本,當演員實際走在同樣大小的房間裡,不管是台詞長度還是動作都不會出現誤差。例如從陽台回到三坪大的和室,母親抱著棉被說話的台詞就剛好是那些字數。

  雖然《橫山家之味》時,故事本身放進許多母親的小故事,但因拍攝時租借的是醫生的家,一開始有人活動時出現從廚房端茶到客廳的距離無法說完該台詞的誤差,只好當場修改。這一次幾乎不用修改的奇妙經驗恐怕今後也不會再有吧。

  總之過去總覺得以國民住宅做為家庭倫理劇的舞台應該很有意思吧,能夠如願真是太好了。

  第五章也曾提及《橫山家之味》最初的劇本是一九六九年「橫濱藍色燈影」流行的時代,幾乎接近自傳的東西。

  我九歲搬到社區,之前住的是兩房木造雜院,颱風一來就亂成一團。平常在家毫無存在感的父親,只有這種時候會用繩索綁牢屋頂免得被風掀開、會將整個窗戶用鐵皮釘起來蓋住,生龍活虎的樣子讓人印象深刻。

  父親在颱風時的樣子也曾寫進《橫山家之味》最初的腳本,幾經修改,颱風的故事刪掉了。所以這一次在《比海還深》中,寫出了主角和兒子訴說童年颱風回憶的那場戲,總算在我心中做個了結。

回歸「作家」寫的小小故事

  對我而言,《橫山家之味》是目前為止拍攝的作品中,拍起來最沒有壓力的作品。當然其他作品也都很重要,只是說《橫山家之味》是典型在不強求、不貪心的情況下所寫的故事。

  重新嘗試那種「寫出自己想寫的故事」就是這一次的《比海還深》。

  我和阿部寬在這兩部作品之間都為人父,年紀也都邁入五十大關。因此比起《橫山家之味》讓主角在人子、人夫的同時也是人父,處於稍微更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如此一來導演和演員也能跟著角色隨著人生的時光流動而成長、老去,應該是很難得、幸福的經驗吧。希望到了六十歲也能以同樣模式和阿部寬拍電影。

  關於電影導演到底是作家還是職人,恐怕對導演自身來說也是意見分歧吧。至少我個人的認知是電影並非從自己的內在產生,而是經由和世界的相遇所誕生下來的東西。

  以前面的比喻來說,經過充滿「大廚」意識的《奇蹟》、《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三作品,感覺《比海更深》又回歸到「作家」的電影。前三作雖然拓展了自己的能力,但如果只能拍攝那種作品,相信會累積許多壓力。所以另一方面能拍如此略為樸實的作品,真的是很奢侈。如果還能繼續享有這般奢侈,相信身為電影導演應該可以累積更多可貴的經歷(但願能持續下去)。

  我對家庭倫理劇的想法全部都灌注在《比海還深》。不只是這二十年來電影導演的資歷,基於對小時候看過、自己最喜歡的電視家庭倫理劇的偏愛與尊敬,完成了這部電影。

  那是自覺到個人顏色濃厚的DNA就存在於那裡,也甘於接受此一事實,也算是一種自負的表示。但它不是用力挺起肩膀以集大成或代表作等字眼形容的電影,反而身為製作者有種從頭到尾都鬆下肩膀的力量,讓某種東西展露出來的感覺。

  我想那應該是愛吧。一半是出於願望,對家庭倫理劇、對社區、對生活在社區一個人死去的母親、還有對無法如願生活的主角的後悔和包含斷念的愛。希望大家能用充滿感情的眼神凝視這部電影。

  發現愛是拍得出來的是在大學時代。在早稻田大學的ACT小劇場看費德里柯・費里尼*21(Federico Fellini)導演的《大路*22》、《卡比利亞之夜*23》是在十九歲那年。或許愛的量、質和純度無法跟其他人相比,但在這部《比海還深》,現在的我灌注了自己全部的愛。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